兵马未动 , 粮草先行 , 这场动力电池的竞争 , 也是资本实力的竞争 。 中国电池企业应该将宝贵的资金投向技术创新、产能建设这样决胜未来的地方 , 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优势 。
以宁德时代为例 , 其最近公告称 , 拟将定增预案募资总额下调至450亿元 , 聚焦产能建设与技术研发 。 作为一家上市企业 , 宁德时代这种“务正业”的投资行为 , 显然是值得鼓励 , 也是我们资本市场的价值所在 。 只不过 , 相对于国外的电池巨头们 , 宁德时代的投资手笔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动力电池的“牛鼻子”之争 , 是一场关于时间的赛跑 。 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争夺上游资源、加快产能建设、强化技术研发的攻势 , 瞄准的是未来数年电动汽车以及储能产业井喷的市场需求 。 在快速迭代、不进则退的电池行业 , 只有不断进行前瞻性的布局 , 才能不错过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 。
电池产业的竞争是一场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战役 , 中国电池企业只有在产能、技术、市场等方面保持领跑 , 才能让我国的电池产业不重蹈芯片被“卡脖子”的覆辙 , 进而充分享受电动汽车的产业红利 , 并顺利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们使命艰巨而光荣 。 宁德时代、比亚迪 , 他们身上寄托着“全村的希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