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扎尔帝国:犹太教强权与南俄草原的突厥化先锋( 三 )

\r\n但凭借着更出色的军事能力 , 伍麦叶王朝还是在之后的战斗中居于上风 。 比如在攻陷哈扎尔汗廷巴兰杰尔的战役中 , 他们以步兵的大盾牌挡住箭雨 , 突破车营间的链接空隙 。 最后 , 对哈扎尔人大开杀戒 , 最后几乎将其王室成员都一网打尽 。 只是严寒的气候限制了阿拉伯人北进 , 迫使取胜的呼罗珊总督见好就收 , 带着大量战利品返回南方 。 \r\n

\r\n在杰儿宾特城墙下停留的哈扎尔军队\r\n十几年后 , 哈扎尔军队也再次踏上熟悉的远征路线 , 开始对阿拉伯人进行复仇 。 他们洗劫了位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等地的穆斯林聚居区 , 驱逐了当地的阿拉伯驻军 。 但在最后关头的穆甘草原之战中 , 伍麦叶军队还是在决定性的战胜了哈扎尔人 。 到了公元735年 , 玛万二世甚至和亚美尼亚附庸一起兵分两路北伐 。 阿拉伯人连夜架浮桥越过伏尔加河 , 突然出现在哈扎尔汗廷附近 。 结果 , 又是哈扎尔人遭遇大败 , 有7000人战死 , 包括可汗在内的10000多人被俘 。 好在玛万二世很快被东方的阿巴斯家族推翻 , 哈扎尔人才趁机南下 , 将阿塞拜疆和东格鲁吉亚又重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 \r\n总体来看 , 双方都是守强于攻 , 主动深入敌境的战斗都以失败或后勤不济的方式告终 。 新崛起的阿巴斯王朝则选择同哈扎尔汗国维持友好的联盟关系 。 但汗国始终成为牵制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力量 , 不仅保护了拜占庭帝国的北翼 , 也拱卫了当时还非常弱小的斯拉夫部落 。 \r\n

\r\n抵达扎哈尔境内的犹太与穆斯林商人\r\n哈扎尔与拜占庭的冲突\r\n

\r\n拜占庭也将哈扎尔视为自己的重大威胁\r\n西面的拜占庭也和哈扎尔也有着尖锐矛盾 。 后者主要通过挖墙脚的方式 , 撼动拜占庭帝国在高加索与克里米亚半岛的有效统治 。 比如支持阿布哈希国王列昂二世从君士坦丁堡的控制下独立 。 \r\n作为反制措施 , 拜占庭就支持那些依然留在克里米亚的哥特人小国发动了反抗哈扎尔宗主国起义 。 虽然这一叛乱迅速被哈扎尔人镇压 , 但拜占庭方面的野心也已暴露无遗 。 最终 , 利用马扎尔人和哈扎尔打内战的时机 , 拜占庭攻占了这个哥特遗民的自留地 。 但直到汗国灭亡 , 他们都没有向北再迈进一步 。 \r\n

\r\n留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哥特遗民\r\n公元10世纪初 , 哈扎尔人还对拜占庭保持着战略压制态势 。 后者虽然武力不行 , 但非常善于利用金钱进行远交近攻 。 他们联络了对哈扎尔霸权不满的马扎尔人、佩切涅格人和保加尔人 , 对哈扎尔实行半圆形的包围圈 。 但经过一番马不停蹄的交战 , 可汗本杰明在5个不同的方向上击败了所有对手 , 令拜占庭人大为震惊 。 于是拜占庭人祭出了惯用的外交手腕 , 教唆原本忠诚的阿兰人也发动叛变 。 但主场作战的哈扎尔人又迅速攻陷了他们的山地要塞 , 并成功地俘获了阿兰国王 。 顺势通过和亲 , 阿兰人便重新被笼络到哈扎尔麾下 。 \r\n总体来看 , 哈扎尔对拜占庭几乎是长期取胜 , 限制了帝国向东北欧的进一步发展 。 也是在这一时期 , 更北方的罗斯人开始进入君士坦丁堡的视野 。 南欧文明在黑海以北的克里米亚遇到了扩张瓶颈 , 并很难逾越这个限制 。 而本地的斯拉夫为了自保 , 请来维京首领担任自己的君主 , 并酿成了后来摧毁哈扎尔联盟的最重要因素 。 \r\n

\r\n扎哈尔骑兵与马扎尔人的战斗\r\n罗斯与哈扎尔的恩怨\r\n

\r\n早在维京人登陆波罗的海东岸时 , 就向当地居民开始征税 。 因此 , 哈扎尔征税者和维京后裔也很快发生了矛盾 。 但面对哈扎尔人的重骑兵和骑射手 , 数量有限的维京步兵也根本不是对手 。 \r\n但双方很快都意识到做生意比互相残杀更加有利可图 。 于是维京人开始带着手下的斯拉夫人侵略其他区域 , 并将战俘通过哈扎尔的犹太商人卖到拜占庭和其他伊斯兰帝国去 。 当然 , 以基辅为首的罗斯诸公国也就成为哈扎尔名义上的附庸 , 需要定期向可汗缴纳贡品 , 并出兵为帝国到里海等地作战 。 作为回报 , 罗斯船只南下黑海、里海的冒险旅途 , 也是得到了哈扎尔可汗的默许 。 他们通过上交10%的战利品 , 获得在第聂伯河和伏尔加河沿岸港口进行补给和贸易的权力 。 罗斯的奴隶、皮毛和金属、琥珀进入南方 , 相应的丝绸和金银也开始流入罗斯地区 。 汗国的组织形式 , 更是启发了早期罗斯的政权构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