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扎尔帝国:犹太教强权与南俄草原的突厥化先锋( 四 ) 2019-11-16 \r\n \r\n罗斯海盗船队很快就成为哈扎尔帝国的一份子\r\n只是随着罗斯群体的迅速壮大 , 哈扎尔人也逐渐意识到他们对于自身霸权的威胁 。 公元914年 , 多达5000人的罗斯舰队完成劫掠 , 从里海返回伏尔加河流域 。 但由于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在南方大肆抢劫 , 所以也波及到那些为帝国服役的穆斯林和亚美尼亚裔士兵家乡 。 犹太商人也控诉他们严重破坏了哈扎尔和以上地区的贸易关系 。 结果 , 罗斯人遭到哈扎尔的穆斯林雇佣军和保加尔盟友的夹击 , 最终全军覆没 。 \r\n与此同时 , 拜占庭和哈扎尔双方也各开始了内部清洗 , 相互驱逐自己境内的基督徒或犹太人 , 导致了新的全面战争爆发 。 凭借着庞后勤优势和就近调兵的便利 , 哈扎尔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驱逐了刻赤海峡的罗斯人 。 随后又席卷了拜占庭在刻赤海峡和亚速海附近的所有城镇、据点 , 防止双方南北勾结 。 最后才迅速北上 , 对基辅发动了长达4个月的攻城和草原袭扰 , 迫使罗斯人重新臣服 。 \r\n \r\n伏击罗斯劫掠者的哈扎尔军队\r\n公元941年 , 哈扎尔人带着罗斯舰队南下围攻君士坦丁堡 。 在攻城失败后 , 又在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地区游荡 , 最后遭到拜占庭海军的希腊火焚毁 。 稍后 , 联军的陆上部队也被拜占庭击败 。 但罗斯大公奥列格还是哈扎尔人的封臣 , 并在943年为可汗领兵出征南下 , 带兵突破了阿拉伯帝国的杰儿宾特长城 。 \r\n一直到950年左右 , 军事和经济实力日益增长的罗斯人再次发生反叛 。 长期的接触和影响 , 也让罗斯人已经习惯了骑马作战 , 对于游牧大军不再有任何心理恐惧 。 更多步兵则可以坐沿着伏尔加河与第聂伯河南下 , 如同游牧民一般机动 , 在破坏一番之后就迅速撤退 。 拜占庭人也抓住机会 , 重新向克里米亚半岛部署军队 。 \r\n \r\n日益强大的罗斯 让哈扎尔人也有些力不从心\r\n犹太教帝国的毁灭\r\n \r\n面对夹击 哈扎尔的犹太人开始四处寻找盟友\r\n感到力不从心的约瑟夫可汗 , 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盟友 。 帝国多元化的结构背后 , 是统治族群在文化与人口上不占据优势 , 所以一旦部落反抗越来越多 , 帝国的根基就越不稳定 。 长期的征战无疑破坏了帝国赖以获利的国际贸易系统 。 其中一封可汗的求援书信从伏尔加河流域传到君士坦丁堡 , 再穿越整个地中海 , 来到了西班牙的科尔多瓦哈里发宫廷 。 \r\n时任哈里发外事秘书的犹太人伊本-沙普鲁特 , 这才知道东方还有这么一个犹太教强国 。 他迅速回信 , 从从西班牙传到德意志 , 再通过基辅传递到可汗在伏尔加河口的首都阿蒂尔 。 两个素未谋面的君臣互相通信 , 却因地理阻隔而无法获得实质性的共赢 。 到公元968年 , 哈扎尔帝国的都城伊蒂尔就被罗斯大军攻破 。 沙普鲁特再也就没机会再收到远方同胞的回信了 。 \r\n \r\n哈扎尔帝国最后还是倒在了罗斯脚下\r\n利用罗斯人的战果 , 拜占庭和阿拉伯纷纷出兵攻占与他们接壤的哈扎尔地盘 , 彻底灭亡了这个盛极一时的犹太教帝国 。 随即产生的草原权力真空 , 最终被佩切涅格人所填补 。 但还是有2个哈扎尔人的小国幸存了下来 。 第一个在刻赤海峡附近 , 直到1016年才被罗斯人所攻灭 。 第二个哈扎尔人小国则躲入在高加索山脉的达吉斯坦地区 , 直到1220年才被蒙古西征军所毁灭 。 \r\n剩下的哈扎尔人作为雇佣军和商人 , 散居在东斯拉夫人的土地上 , 最后成为了东欧犹太人的重要来源 。 还有一部分人穿越丝路 , 进入北宋王朝的开封 , 成为了后世河南犹太教社群的起源 。 13世纪的教廷大使柏朗嘉宾经过东欧和伏尔加河 , 还看到那里还有繁盛的草原牧场和信奉犹太教的游牧部族向金帐汗国纳贡 。 当地的突厥语牧民也将黑海称为哈扎尔海 。 在东欧草原上 , 各个游牧强权很难彻底消失 , 他们往往会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融入其他的新霸权当中 , 为新的霸业贡献自己的能量 。 \r\n \r\n后来的开封犹太人 也起源于哈扎尔帝国\r\n由于信仰问题 , 哈扎尔帝国的很多事情没有被基督教和伊斯兰世界所系统记录 。 他们仅仅作为外寇分散在凌乱的历史记忆中 , 并遭到文明世界的口诛笔伐或嫉妒讽刺 。 只有少量可汗留下的希伯来文献 , 才能帮助后人研究这段尘封的历史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