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怪现象:价格越来越贵玩家却不赚钱( 三 )
公告也提到 , 相对而言 , 处于热门旅游景点等相对封闭区域或者繁华商业区的机柜价格仍然高于均价 。
采访人员近期实地走访上海各商场、娱乐场所、商铺发现 , 人流较少的区域价格目前在3元左右 , 但商场中心区域共享充电宝的定价仍然以4~6元居多 , 酒吧、KTV等娱乐场所价格也多在6元左右 。
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 , 共享充电的消费群体多为具备较强消费能力、时间价值较高的商务人士、年轻女性、游戏用户和视频用户等 。
作为共享充电宝的一名高频用户 , 戴悦表示 , 出门带充电宝会增加额外的重量 , 感觉累赘 。 而目前这一价格于她来说是可接受的 , “可能用三个小时(共享充电宝) , 也不到一杯奶茶的钱 。 ”
瞄准这部分需求的忠实用户 , 即便共享充电宝涨价 , 核心用户依旧会买单 。 但共享充电宝涨到一定程度 , 有消费者会觉得不可接受 , 转而寻找替代方案 。
有机构预测 , 共享充电宝未来仍有涨价空间 。 2021年共享充电宝每小时均价为3.8元 , 天风证券在其研报中分析认为 , 在以各大休闲娱乐场所为付费场景参照下 , 共享充电宝的低单价使得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单价变化敏感度低 , 预计2022~2025年均价分别将达到4.1元、4.4元、4.8元、5.2元 。
艾瑞咨询的报告认为 , 随着共享充电宝市场竞争加剧 , 商家话语权增强 , 商家向上游运营商索取的入场费和收入分成也越来越高 , 导致净利率受到严重影响 , 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能使竞争沦为内耗严重的低效竞争 。 如果渠道成本提高 , 盈利模式单一的情况持续下去 , 随着未来电池技术不断进步 , 用户充电需求频次变低 , 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盈利空间 。
史慧伦表示 , 对于共享充电宝企业而言 , 如何基于现有充电宝业务开拓第二业务获得增长是企业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 目前头部企业怪兽充电、小电科技和竹芒科技均已经开展第二业务寻求新增长 。
财报显示 , 2021年二季度 , 怪兽充电的充电宝销售以及以广告服务为主的其他业务营收为3160万元和920万元 , 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3.2%和111.1% 。
史慧伦认为 , 除现有充电宝业务外 , 第二业务或将成为新竞争重点 。
(文中邢玮、陈玲、戴悦均为化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