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告诉雷锋网 , “翻红”的诱因之一应该是Larvalabs(也就是今年大火的CryptoPunk的发行方)发布meebits , 和现象级项目bayc的出现 。 “更深层的原因 , 应该是去年大红的DeFi(去中心化金融)已经到了阶段性高点 , 资金又需要新的炒作题材 。 ”
随着数笔天价交易的出现 , 这场NFT Summer就这样到来 , 互联网大厂也集体决定乘上NFT的东风 。
入局的首要原因 ,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 , 还是赛道占坑的思维 。
“错失热点肯定比追错热点要严重 , 大厂肯定不想看见‘人有我无’这种情况 , 必须在市场成型前把主动权抓在手里 。 ”
这位区块链从业者也告诉雷锋网 , 大厂更有余力追逐行业热点 , 为现有业务带来一些创新实属正常 。
而各家的NFT分别基于蚂蚁链、腾讯至信链、京东智臻链等 , 从更深层次来说 , 这正是让互联网巨头们原有的区块链布局 , 找到了一个热度和功能性兼具的落脚点 。
“在NFT出来之前 , 大家都在做金融相关的区块链应用 , 但大多赚吆喝不赚钱 。 ”加密空间的创始人Mars分析称 , 不少大家熟知的NFT项目都是内部业务团队在主动布局、积极推进 , 但“目前还没看到从上到下的战略倾向 。 ”
无论战略规划清晰与否 ,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大厂基本都是从自身基因和擅长的领域出发 , 向人文属性迈进 。
阿里似乎更侧重电商 , 依托于蚂蚁链发布的NFT里 , 最具蚂蚁特色的莫过于付款码皮肤 。 自6月份至今 , 蚂蚁链粉丝粒已发售10余款付款码皮肤 。 阿里也在淘宝拍卖等平台上 , 陆续推出了以公益、青年艺术家等为主题的NFT数字艺术拍卖专场 。

文章图片
图4/4
敦煌系列的人气不容小觑
【互联网巨头“瞧不上”NFT:它火任它火,潮退看谁裸】腾讯则侧重文娱 , 在自家NFT交易平台“幻核”上 , 首期限量发售的 , 正是腾讯新闻知名节目《十三邀》的有声数字藏品NFT 。 23周年庆的NFT藏品 , 也是基于经典的QQ形象理念 。
百度在这轮热潮中没有直接发行NFT , 但百度超级链不久前推出百科艺术计划 , 表示帮助艺术家将原创作品 , 用区块链保护版权、流通变现 , 形式上与NFT藏品颇为接近——三年前 , 百度已试图结合区块链和自身搜索生态 , 搭建图片版权平台 。
不难看出 , 对于原先就有文创布局的互联网大厂来说 , NFT正是优化、壮大其内容生态的好机会 。
因为每个NFT作品与现实中对应的艺术品形成唯一的映射关系 , NFT作品的拥有者具有相应的数字所有权 , 这对创作者的知识产权和内容创新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 例如网易的首批NFT , 就是通过网易文创旗下的“三三工作室”发行 。
IP价值在此被更具体地放大 , 和自有IP、外部IP都形成良性互动 , 为内容创作者引流、变现 , 将优秀的创作者和高质量IP更好地留在自己身边 。
不过 , 能把NFT的优势充分发挥的 , 或许未必是目前已经入局的互联网巨头 。
Mars表示 , 纵观市场上已布局NFT的企业 , 大家都各有侧重点 , “比如对于一些资金与实力雄厚的企业来说 , 他们主要布局在自身的生态体系内 , 服务的是品牌自身 。 ”Mars认为 , 这种方式从现阶段来看具备一定优势 , 但长远看 , 也有可能掣肘未来的发展 。
相比之下 , Mars认为UGC的模式相对来说更符合用户创造价值和商业模式 , 而字节跳动就是其中的代表企业 。
为什么大厂NFT不够香?
互联网巨头们的NFT , 何以被认为缺乏吸引力和持续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