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图1/4
作者 /周蕾
编辑/王亚峰
“NFT在国外的‘顶流’热度 , 很难在国内复制 。 大厂的名头给NFT的加持十分有限 。 ”阿杰(化名)从2018年就开始关注NFT , 在谈到互联网巨头的入局NFT时 , 他这样告诉雷锋网 。
在阿杰这样的资深玩家口中 , 2021年的夏天被唤作NFT Summer 。 这三个字母似乎凭借知名艺人和NBA球星的参与 , 和数次令人咋舌的巨额交易 , 成功破圈 , 成为今年大火的关键词之一 。
NFT , 即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 。 大家熟知的比特币、以太币 , 则属于同质化代币(FT) 。 每个NFT作品都具有独一无二的链上序列号 , 成为其在区块链上唯一的权利凭证 。
简单来说 , NFT的性质有点像是纪念币:可以流通 , 每一张都独一无二 , 可以看做是一张证明其独特性和绝对归属权的电子凭证 。 它的交易形式、指代的资产类型几乎不受限制 , 甚至有人说“万物皆可NFT” 。
无论你是否了解NFT的真正含义 , 但你多少听说过这样的事迹:NBA球星库里花了116万人民币买下一个猿猴头像 , 或是一副NFT作品在佳士得拍出了近7000万美元的天价 。
腾讯、阿里、京东等一众互联网巨头 , 也纷纷躬身入局 。

文章图片
图2/4
腾讯这套内部特供NFT , 据说11月3日前入职的才有
上周四是腾讯的23岁生日 , 当天发布的内部特供版QQ形象NFT刷屏朋友圈;同样在本月 , 由蚂蚁链提供底层技术和平台的「神舟五号」3D数字藏品 , 限量发售的10000份也是上线即售罄 。
但这股热度被不少业界人士批评为“只是虚火” 。 多位长期关注NFT交易的业内人士都向雷锋网表示 , 大厂推出的NFT“兴趣不大、意思不大” , 直言缺乏吸引力 , 也不大看好它们的未来 , “在持续性和规模化上会有一定的瓶颈 。 ”
是大厂们真的做不好?若论入局时机 , 他们或许来得不算晚 , 但在数道看不见的红线包围下 , 可供大厂施展的舞台其实非常有限 。
也有投资人认为 , 这类NFT其实只是互联网巨头们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 , 支持传统文创的一种手段 , “可能就没打算给多少延展性和增值空间 。 ”
是大厂力不从心 , 被迫让其沦为鸡肋 , 还是在按兵不动 , 等待潮水退去?
大厂与NFT的“第二次亲密接触”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 , 我们需要注意到 , 2021年并不是国内互联网公司与NFT的初次相遇 。
如果你留心过区块链这些年的热潮 , 你可能对四年前风靡整个区块链圈子的CryptoKitties(简称加密猫或以太猫)还有印象 。 此次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 , 他们就是在那个时候关注到NFT的存在 。
虚拟小猫们通过一套基于区块链的“基因算法”进行世代“繁殖” , 每一只都有独特的属性 , 用户可以购买、繁殖、出售虚拟小猫 。
这款养猫游戏多次造成以太坊网络拥堵 , 最贵的一只当时拍出了17万美元的价格——到了2021年 , 它已经升值到了80万美元了 。

文章图片
图3/4
2017年底加密猫的火爆 , 让区块链上一夜之间开满动物园 , 互联网大公司也不例外:网易发布过招财猫 , 百度推出过莱茨狗……但无论是哪个项目 , 基本都没有了下文 。
而今年“翻红”的NFT , 已不局限于区块链宠物一种形式 , 游戏、艺术品、域名、保险、收藏品、虚拟资产等领域均有它的踪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