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 , 在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与能源基金会共同举办的“能源中国—加快构建新型低碳电力系统 , 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论坛上 , 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表示 , 氢能对中国提高能源体系安全、实现碳中和具有极高战略价值 。
金勤献称 , 中国有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和环保需要 , 具备巨大且独特的市场优势 。 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可产生丰富的清洁能源 , 相关产业发达国家无法做到垄断 。 中国应围绕氢能相关核心技术进行突破 , 开展大规模氢能应用推广 , 领导世界氢能标准制定 , 引领全球氢能产业发展 。
他认为 , 氢能是碳中和的主力军 。 在工业领域 , 氢能在原料和热源的替代方面将扮演主要角色 。 在交通领域 , 氢能对长途重型运输脱碳作用较大 。 在能源领域 , 氢能将在分布式电力系统、储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预计到2050年 , 氢能需求为8000万吨 , 将助力二氧化碳减排8.7亿吨 。 预计中国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将降低到58亿吨 , 相对峰值减少77亿吨 , 其中氢能应用减少8.7亿吨排放 , 2060年达到碳中和 , 预计碳排放再减少30亿吨 , 其中氢能应用减排量3亿吨 , 占总减少的10%以上 。
“如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水电解制氢 , 需要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约350万亿度 , 是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9万亿度的180倍 。 ”金勤献称 。 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共同支撑能源转型和产业绿色升级 。 中国从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体系 , 跨越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低碳能源体系 , 直接进入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绿色能源体系 , 需要综合替代原有石化能源的供电、供热、供料三个生产要素 , 才能实现能源结构的真正转型 。
对于氢能的产业应用 , 金勤献认为 , 将氢能应用于钢铁生产是钢铁产业低碳绿色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 中国钢铁行业90%以上的产能是采用高炉技术生产的长流程钢 , 碳排放占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5%左右 。 预计2050年 , 废钢循环的短流程钢将占中国钢铁总产量的60% , 其中直接还原铁是短流程钢的重要组成 。 废钢循环和氢直还原铁技术结合 , 将构建完整的零碳排放冶金产业 , 为新能源等绿色行业提供零碳排放的绿钢 。
“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绿电 , 是冶金产业零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 ”他说道 , 直接还原炼铁没有烧结、焦炉和高炉 , 产品磷、硫含量低 , 五害杂质少、洁净 , 能够生产高纯净、高品质钢的原料 , 是短流程电炉钢必不可少的配套技术 , 能够与上游高碳铬铁和下游铁素体不锈钢一起 , 形成完整冶金产业链 。
【清华工研院院长:氢能对提高能源安全、实现碳中和有战略价值】此外 , 金勤献还表示 , 新化工产品生产路径 , 将使用电力和氢作为主要燃料和原料 , 去除或捕集空气中的氮和石化燃烧产生的碳 。 以氢气、氮气和碳为原料进行的合成反应 , 形成化工行业的主要产品 , 是化工行业零碳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