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吸能提供自由度更高的连接性 , 不过用到电子产品上 , 很考验调校功力 。 磁力小容易「吸不住」 , 太大又会出现「打不开」的尴尬 , 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 用我们手里这版华为「口红耳机」试了下 , 捏着下座以正常力度甩 , 充电舱依旧可以保持正常闭合状态 , 无需担心耳机意外掉落 。
当然想要做到现在这样的体验 ,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从官方那里我们了解到 , 设计过程中 , 华为「口红耳机」经过了真人多次拿取、晃动等多维度测试 , 最终将磁力设定在了 5.5N , 很好平衡了开盖手感以及闭合稳定性这对矛盾 。
文章图片
使用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 , 华为「口红耳机」上盖闭合时会发出特别的「咔哒」声 , 配合磁吸独特的连接特性 , 倒是一种不错的消遣方式 。 另外 , 华为在上盖内壁做了喷砂处理且喷涂有光滑层 , 不必担心会出现刮花底座的问题 。
文章图片
半开放主动降噪 , 安静又好听
好看 , 是华为「口红耳机」一个很大的亮点 , 但不要因此对它产生「偏见」 。 事实上 , 除了拥有漂亮的外观 , 这款耳机的硬实力也不错 。 它并没有像很多今年上市的 TWS 耳机一样采用入耳式设计 , 而是和早些时候发布的华为 FreeBuds 4 保持一致 , 选择了半开放式 。
文章图片
我之所以喜欢半开放式耳机 , 就是因为它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出汗对耳朵造成的不适感 , 冬天还好 , 夏天使用体验要比头戴式耳机以及入耳式耳机好很多 , 这种耳机形态也从硬件层面上直接解决了入耳式耳机普遍存在的沉闷感问题 。
文章图片
先天优势之外 , 华为在人体工学设计以及重量控制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 。 单个耳机只有 4.1 克 , 完全处于设计团队的用心 , 为了尽可能符合大多数人的佩戴舒适性要求 , 他们采集了上万个不同体征真实用户的 3D 耳膜数据 , 并且对耳机与人耳的 8 大区域受力做了分析 , 舒适度和贴合性比较均衡 。
文章图片
可能很多人都已经猜到了 , 华为「口红耳机」和华为 FreeBuds 4 一样 , 同样支持主动降噪功能 , 这也是目前为数不多具备主动降噪功能的半开放真无线耳机 。 大家之所以不愿意在半开放耳机上做主动降噪 , 主要是因为这种形态的密封性相对较差 , 会损失掉很大一部分的被动降噪效果 。
文章图片
同样是因为密封效果不佳 , 半开放耳机的环境变量相应更多 , 降噪算法处理起来也会麻烦很多 , 华为在这款产品上用的是半开放主动降噪 2.0 方案 。 简单来说 , 它是同时在耳机内做了 10 种以上降噪模式 , 然后借助 AEM 人耳自适应降噪技术所识别出的不同耳道形态匹配相对更好的降噪模式 。
文章图片
实际降噪水平和我平时在用的主力耳机华为 FreeBuds 4 基本保持一致 , 能有效过滤低频噪音 , 诸如广播、人声等高频信息的保留也做得不错 , 办公场景使用没啥问题 。 但需要明确的是 , 半开放形态决定了 , 它的绝对降噪能力稍弱于同价位段采用入耳式设计的主动降噪耳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