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兴和郭天叙为了为难朱元璋,故意派一些资历比较老的将领随朱元璋去攻打和州,汤和便在这些将领之中 。这些将领大多和朱元璋同辈,奉郭子兴之命,不听朱元璋指挥,只有汤和例外 。
《明史·汤和传》记载:
从(太祖)取和州 。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 。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 。
汤和虽然比朱元璋大3岁,但他却愿意听朱元璋的指挥 。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汤和,已经成为了郭子兴的人,但他心地善良,不愿意让朱元璋为难,所以愿意配合朱元璋 。
虽然汤和是个善良的人,但在朱元璋看来,汤和对自己并没有那么死心塌地 。
我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李善长的文章 。郭子兴来到滁州后,迅速夺走了朱元璋的兵权,而且想拉拢李善长到自己麾下 。李善长当时的选择是:
善长涕泣自诉,不肯行 。(出自《明史·李善长传》)
也就是说,在郭子兴挖墙脚的时候,汤和去了,李善长却没去 。

文章插图
这就是朱元璋对李善长深信不疑的原因,后来,朱元璋又陆续请来了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等文臣,这些人的能力或许不比李善长差,但在朱元璋心中,他最信任的文臣,还是李善长 。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还封李善长为公爵,位列文臣第一 。
同样的道理,汤和因为是郭子兴的旧部,他接受了郭子兴的拉拢,相当于无形中背叛了朱元璋 。后来,郭子兴和郭天叙先后去世,朱元璋又接管了郭子兴的兵马,汤和理所当然地又成了朱元璋的部下 。但是,朱元璋对汤和却有一个心结 。
另外,《明史》还记载:
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 。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
这句话非常关键,意思是,汤和为人深沉敏锐,但他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喝酒 。汤和守常州时,曾有事向朱元璋请示,朱元璋没有同意 。汤和沉默不语,但后来有一次喝醉了,却说出了怨言 。

文章插图
汤和可能觉得,自己资历本就比朱元璋老,后来为朱元璋效力,已经很难得,现在又坚守常州,身处险地,但他向朱元璋提出要求,朱元璋却不答应他 。
汤和的怨言,最终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明史》云“太祖闻而衔之 。”朱元璋在心中,逐渐反感汤和 。
从此之后,朱元璋虽然信任汤和,但是,他对汤和的态度,始终不如对徐达、常遇春等人 。
因此,洪武三年,朱元璋封赏众位功臣,汤和虽然灭掉了两大枭雄,但朱元璋认为汤和没有资格和李善长、徐达等人同列,所以给汤和的封赏降低了一个档次,只封了个侯爵 。
四、状态起伏,心境大变汤和为明朝立下赫赫战功,不可否认他是一员骁将,但是,汤和打仗也有状态不稳定的时候 。
洪武三年,徐达收复陕甘等地后,朱元璋基本上已经统一了中国 。但是,在西南还有两股势力,一个是位于巴蜀的“明夏”,另一个是位于云南的“梁王” 。明夏是由当年南方红巾军首领徐寿辉麾下名将明玉珍建立的,明玉珍去世后,他的儿子明升是明夏之主 。梁王是元朝的贵族,蒙古人北撤之后,梁王率领一部分元朝遗兵固守在了云南 。朱元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卧榻之下自然容不下这两股势力 。

文章插图
洪武四年,朱元璋派汤和为征西将军,派廖永忠为副将,沿江而上,出兵征讨明夏 。巴蜀之地易守难攻,明夏的军队据险而守,汤和久攻不下 。不久之后,江水暴涨,更加增大了克敌的难度 。朱元璋听闻汤和迟迟没有进展,便派大将傅友德从陕西方向攻打巴蜀,傅友德兵不血刃,轻松拿下汉中,廖永忠怕功劳被傅友德全部抢走了,只得以身犯险,率军强行夺下夔州 。汤和作为主帅,见傅友德和廖永忠分别取胜,才鼓起勇气紧跟其后,最后三人一同招降了明升,平定巴蜀 。
- 茶船的作用是中和茶汤 茶船的作用
- 小种红茶的种类 小种红茶有哪些品种
- 碳培铁观音的特点及功效
- 茉莉花茶汤色口感 茉莉花茶口感特点
- 为什么说吃年夜饭的时候不能喝汤
- 如何做好电话营销?
- 乌龙茶茶汤是什么颜色比较好 乌龙茶茶汤是什么颜色
- 芽中芽金骏眉口感 金骏眉口感
- 普洱茶怎么分辨好坏图 普洱茶怎么分辨好坏
- 绿茶包括什么茶 什么是绿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