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技术让金丝猴科普“活”起来

金丝猴吃什么?臭氧层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地球的岩层会“说话”?
在神农架国家公园 ,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科技互动游戏找到答案 。
“生态环保理念从娃娃抓起 。 ”神农架林区党委常委、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柳健雄说 , 近年来 , 神农架国家公园通过升级科教场馆 , 建设科教网站 , 发行科普读物等形式 , 凝聚更多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共识 。
在游戏中学知识
“金丝猴不吃鸡腿、冰激凌 , 爱吃苹果和香蕉 。 ”11月12日 , 9岁的周雨晨在小龙潭金丝猴科普馆互动游戏设备前玩得不亦乐乎 。
只见他站在人像感应区 , 模拟为游戏里的金丝猴 , 时而举起左手 , 让金丝猴吃到掉落的苹果 , 时而举起右手 , 避开掉落的鸡腿 。
“一只‘贪吃猴’能让大家在游戏中了解金丝猴的生活习性 , 从而让更多人了解金丝猴、关爱金丝猴 。 ”讲解员向正慧说 , 展厅有4个展项 , 最受欢迎的就是互动游戏 。
2021年以来 , 神农架国家公园对小龙潭金丝猴科普馆、官门山地质科普体验馆、大九湖湿地馆等科普场馆进行改造升级 , 引入AR、VR等互动体验游戏 , 让大家在玩的过程中寓教于乐 。
走进官门山地质科普体验馆 , 宛如走进一个科幻世界 。
化石、岩石、矿石各有什么特性?湖北日报全媒采访人员体验了一把“捕鱼”互动桌游 。 点击游戏发射器 , “渔网”就能“捕获”一枚石头 , 屏幕上随即弹出这块石头的名称和需要回答的问题 。 游戏可4人对战 , 答对题目越多、用时越短者获胜 。
在穿越地球时空走廊 , 大家能直观地看到地球形成和演变过程 , 并查看不同阶段的特色形态;在AR酷跑馆 , 体验者可模拟为梅花鹿 , 体验在神农顶奔跑的乐趣……
“这种有互动性、体验感的科普教育方式 , 受到广大访客尤其是小朋友喜爱 。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行业管理科副科长陈金鑫表示 , 他们将持续完善科普科教线上云平台内容 , 通过丰富大众的生态科普知识 , 唤起大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热情 。
把课堂搬进大自然
2021年9月 , 神农架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系列科普图书《国宝金丝猴》公开出版 , 并成为神农架林区木鱼小学的乡土教材 。
该书共4册 , 分别为小学、初中校园版和基地版 , 由台湾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博士、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潘淑兰和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敬元共同主编 。
《国宝金丝猴》课程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原理 , 融合STEAM教育理念 , 围绕神农架与金丝猴系列问题 , 整合科学、艺术、数学等知识展开学习 , 并突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合作意识 。
“我见过金丝猴 , 但看过这本书后 , 对它们的生活习性更加了解 。 ”木鱼小学六年级学生郭子新说 , 课本内有很多图画 , 看书过程中还可根据书里的提示做实验 , 很有乐趣 。
潘淑兰说 , 神农架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自然地理、地质地貌、环境保护教育的理想科教科普场所 , 她还计划出版湿地、地质、野生动物等一系列科普研学教材 。
据介绍 , 近年来 , 神农架国家公园先后编制、出版《神农架国家公园研学手册》《金丝猴考察日记》《神农架物种100》《地质探秘神农架》等系列科普读物 。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 , 神农架国家公园还每年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湿地日等主题宣传及科普教育活动 , 设置了探秘风光游、科普文化游、自然休闲游、湿地观光游4条旅游线路 , 编制了金丝猴行为学研究、鸟类野外观测等中小学生科普课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