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图1/1
腾讯的黎明计划 , 最终草草收场 , 跟“黎明”之意相去甚远 。
大概的事情是:腾讯搞了个黎明计划 , 吸引包括B站在内的视频创作者来腾讯企鹅号生产内容 , 但是 , 可能是腾讯人手有限 , 也可能是一贯风格 , 腾讯把这个事情外包给了MCN机构 , 然后产生了中间商赚差价的情况——入驻UP主2000元的入驻费被抽取1800元 。
除了被盘剥费用之外 ,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MCN机构还套取UP主的UID(用户身份证明)信息 , 并私自将创作者在企业号内的账号申请为独家 , 然后再利用版权授权去投诉B站等平台涉嫌内容盗版、侵权 , 持续投诉导致UP主被平台封号 。
控诉MCN和腾讯企鹅号的UP主不止一位 , 且在最近的一周时间 , 在各大平台都有UP主的控诉视频 。 终于 , 在舆论压力下 , 腾讯就在11月17日公布了《关于终止“黎明计划”项目的致歉说明》 。
烂摊子还有待继续收拾 , 舆论还不会随着这一纸说明就立刻停止 。 在腾讯“黎明计划”草草收场的背后 , 更是内容平台如今越来越急功近利、只求快速发展不求质量的焦虑 。
腾讯内容平台的乱象不止
企鹅号是腾讯旗下的一站式内容创作平台 , 在2017年底进行升级后 , 企鹅号成为腾讯内容平台的中台 。 内容创作者登录企鹅号生产的内容可以在腾讯旗下的多个平台实现“一点接入、全平台分发” 。
在2018年腾讯的“930调整”中 , 企鹅号并入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 , 主要负责招募创作者 , 并向腾讯新闻、腾讯看点、腾讯视频和微视等产品分发内容 。
今年7月28日 , 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正式启动“黎明计划” , 宣城要投入千万现金资源及机构工具能力赋能机构合作伙伴 。 这也说明这一计划主要是面向MCN机构 , 腾讯要求这些MCN机构按照平台要求引入外站作者入驻企鹅号平台 , 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发文任务 , 企鹅号平台将提供现金奖励、各类工具、权益及运营服务 。
参与这一计划的其中一家MCN机构五吉文化贴出的招募海报显示 , 入驻企鹅号“黎明计划”的创作者抖音粉丝要大于10万 , 不限制作品品类 , 入驻后立即支付(创作者)200元入驻费 , 播放单价属浮动单价 , 最高可得每万次播放收入30万元 。
但实际上 , 企鹅号“黎明计划”挖掘的对象还包括了B站、小红书、快手等平台上的优质创作者 。 从这一点来看 , 腾讯的“黎明计划”并没有什么新意 , 核心还是依靠现金和流量吸引创作者来到自己的平台上生产内容 , 只不过区别在于 , 这一次是有MCN机构来负责这些创作者的招募和入驻 。
其中一位ID为“我是小妖怪”的B站UP主控诉的合作MCN机构则是听海文化旗下的创宇传媒 。 这一事件也是首先在B站上由科普类视频UP主薄荷小梦引爆的 。
多家MCN机构不约而同的扮演了“中间商赚差价”的角色 , 并利用内容授权破坏了UP主在其他平台的生存环境 , 在其他平台确实少见 。 不过 , 巨额激励下产生的乱象在腾讯内容体系中并不少见 。
2016年 , 腾讯曾砸下了2亿元推出“芒种计划” , 在2017年又拿出了12亿元推行“芒种计划 2.0” , 试图靠钞票吸引更多的内容生产者到腾讯的内容生态体系中 。
当时 , 腾讯希望通过现金激励 , 打造个性化阅读产品天天快报 , 加上主打权威机构新闻的腾讯新闻 , 压制快速崛起的今日头条 。 不过 , 在现金激励退潮后 , 一度在中国资讯阅读产品中排名第三的天天快报一路下滑 , 最终退出了腾讯战略产品的行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