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关于腾讯未来发展的最新思考( 三 )


也是在抗疫时 , 我们在朋友圈看到 , 有些小区的居民居然要用对口令的方式来安全进出 , 于是我们用乘车码的技术开发了健康码 。 现在健康码就像一张四通八达的电子通行证 , 它记录的轨迹成为了中国防疫的有力支撑 。
最近我们正在策划的全民急救网络 , 也在河南暴雨事件中获得新的启发 。 我们看到有市民遇险后 , 家人打电话给当地京东的店请求急救 。 这启发我们思考是否可以发挥我们的能力建立一个新的开放式的急救网络平台 , 把社会各界的力量都耦合进去 , 包括救援队、志愿者 , 也可以基于社区、商店 , 甚至还可以基于陌生人 , 包括保险公司的销售、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 , 等等 。 我们有这个能力创建这样的网络 。
腾讯起步是从跨界开始的 , 现在在乡村振兴、适老化、碳中和等各个社会议题上 , 都有很多还未被充分满足的社会需求 , 也是长久以来的社会痛点 。 从解决社会痛点的角度出来 , 依靠已有的技术能力 , 可以发现很多让人兴奋的场景 。 与过去不一样的是 , 以前习惯从产品出发做创新 , 未来则要跳出原有框架 , 把视野打开 , 站在全局角度去寻找更系统的解决方案 。 它可能是为用户服务(C) , 可能是为产业服务(B) , 也可能是二者结合 , 有时还要和政府部门或者其他机构(S)合作 , 是用户、产业、社会(CBS)三位一体 , 但最终指向的都是为社会创造价值 。
短短20年间 , 互联网从一个“猫”+电话线起步走到今天 , 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10.11亿 , 网络普及率71.6% 。 我们之所以提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 并上升为公司战略 , 成立专门的部门投入1000亿资金去做 , 是因为它既是我们责任所在 , 也代表了未来创新的方向 。
我们深深意识到 , 社会价值就像是一片土壤 , 它是整个企业发展的根基 , 根扎得越深 , 长在上面的用户价值和产业价值 , 才能更加枝繁叶茂 。 我们把用户价值和产业价值做得越好 , 反过来也能吸收更多阳光和养分 , 反哺到根部的社会价值 。 三者相辅相成 , 三位一体 。
还是要专注
在这片蓝海中 , 可做的事非常多 , 但还是要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事 , 专注地去做 。 沉浸和专注才能带来发现和突破 , 在基础科研领域如此 , 在应用创新中同样如此 。 过去我们在做产品时积累的经验 , 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中也同样是适用的 。
面对需求时 , 我们常常发现 , 用户需求是很多的 , 我们要识别关键需求和真实需求 。 这种识别和判断能力只有我们沉浸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才能建立 , 你要深入下去才能看到用户最痛的点在哪里 , 那可能就是一个创新的机会 , 别人想不到 , 就你较真 , 认真钻进去得到一个小创新点 , 很多点汇集之后 , 创新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
不要在需求里迷路 , 我们还要结合自己的长处去解决关键问题 。 形成长处也要专注 , 长时间专注 , 把优势兵力集中在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上 , 才能不断突破 。
腾讯是一家务实的公司 ,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以正为本 ,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 面对新形势下CBS三位一体、跨界创新的蓝海 , 企业需要做的是认真投入 , 下场去做 。
从去年疫情以来 , 数字化进程的加速让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加剧 , 实体经济承压 , 人口老龄化也逼近现实 , 我们面临时代巨变 , 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在重新思考未来 。
但我始终相信科技创新与向善的力量 , 互联网从诞生起就致力于让人们消除隔阂紧密连接 , 创新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动力 , 在过去23年里 , 腾讯的发展就是源于我们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 , 本着为用户、为社会的初心一路走到现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