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App那么火,能挣到钱吗?

中新经纬11月18日电 (付玉梅 常涛)打开App , 登录账号 , 开启摄像头、话筒 , 下一秒你就可以和相隔千里的人同步“面对面”交谈……你对这个场景一定不陌生 。
疫情下 , 无论是“打工人”还是“学生党” , 大概都经历过被视频会议支配的时光 。 这些工具背后的企业是如何“跑马圈地”的?它们如何挣钱?商业模式又能否持续?
视频会议工具背后频现巨头身影
近年来 , 随着相关硬件、软件不断更新 , 视频会议已经摆脱摄像头、话筒加电视屏幕的传统模式 , 发展成了基于互联网的软件视频会议 。 如果想进行视频会议 , 一部手机外加一款App即可实现 。
据中新经纬采访人员梳理 , 目前市场上热门的视频会议工具既有像Zoom、小鱼易连这样的专门的App , 也有像钉钉、腾讯会议、WeLink、飞书这样的综合办公应用 , 而它们背后 , 站着的是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华为等巨头科技互联网公司 。
视频会议App加速发展与新冠疫情暴发息息相关 。 钉钉相关负责人向中新经纬介绍 , 疫情前 , 视频会议是单纯的开会工具 , 而现在用户要求视频会议工具提供更丰富的协作能力 , 比如预约会议、会议中协作、会议室管理等 。
公开报道显示 , 钉钉从2017年开始陆续上线语音电话、视频会议、群直播等功能 。 2020年1月 , 新冠疫情暴发后 , 钉钉对视频会议、直播等能力进行升级 , 免费开放102方视频电话会议 。
钉钉提供的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3月 , 企业组织在钉钉上发起在线会议的数量单日突破2000万场 , 超1亿人次参与 。
腾讯会议提供的资料显示 , 上线245天 , 腾讯会议用户数突破1亿 。 腾讯会议目前服务于政务、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和中小企业在线办公 。
互联网分析师马继华对中新经纬采访人员表示 , 疫情催生了在线办公需求 , 并在短时间内爆发 。 视频会议实际上是企业在线办公里的轻应用 , 虽然是B端业务 , 但更有C端属性 。 对于很多面向C端的互联网公司来说 , 开发短平快的视频会议应用 , 可以尽快抓住垂直行业互联网应用入口 , 阻挡像钉钉这样的综合办公应用全面占领市场 。
视频会议App那么火 , 能挣到钱吗?
如果你用过上述视频会议App就会发现 , 目前大多数视频会议工具对个人用户是免费的 。 那么 , 这些App靠什么挣钱呢?
中新经纬采访人员体验前述几款头部视频会议App后发现 , 部分热门应用的免费是有条件的 。
腾讯会议分为个人版和企业版 , 其官网显示 , 2020年1月24日起至疫情结束 , 腾讯会议面向用户免费开放300人不限时会议功能 。 除此之外 , 腾讯会议还分为399元/月起的商业版 , 100元/月起的腾讯会议Rooms以及企业版(售价需咨询销售) 。
钉钉也推出了疫情期间可持续免费使用服务 , 最高支持302人同时在线 。 小鱼易连主要开放对象是企业用户 。 中新经纬采访人员以个人用户注册使用 , 发现使用容量只有3方 , 如需升级容量需付120元/月的费用 , 包年费用是1200元 。
不过 , 互联网商业咨询平台头豹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 , 疫情中 , 新兴视频会议行业受益最大的是云办公平台厂商 。 云办公平台在性价比、生态打造能力的维度占据优势 , 用户规模庞大但商业模式尚未明晰 。
以钉钉、腾讯会议为代表的云办公平台将视频会议作为重要战略布局 , 不承担盈利指标 , 因此愿意提供低价或免费的视频会议产品 。 为强化平台竞争力 , 这些云办公平台厂商同样注重打造平台生态以及广泛的应用场景 。
【视频会议App那么火,能挣到钱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