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买地投入超400亿元 商业地产商为何加码杭州?( 三 )
这与杭州下城区在对恒隆广场未来的期许是一致的 。 下城区表示 , 项目建成后 , 将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家以上 , 打造成汇聚跨国公司、集团总部、知名专业服务业、知名投行、证券基金、资产管理等国际化高端化楼宇 。
新与旧
商业格局或将生变
始建于隋代的武林门 , 是杭州最古老的北城门 , 京杭运河南端交通要冲 , 自古市肆繁华 , 物流昌隆 。 武林商圈是杭州乃至浙江商业繁荣的象征 , 这里诞生了杭州大厦、银泰百货两大传统百货业巨头 。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 , 百货业在杭州商业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 但也使得杭州的商业地产 , 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路径依赖” 。 对消费者来说 , 最突出的问题是商场同质化 , “逛来逛去都差不多” 。
直到2008年 , 万象城的开业 , 才让杭州人首次见识了什么叫城市综合体 。 最近几年 , 嘉里中心、来福士、龙湖天街、宝龙城市广场、远洋乐堤港、中粮大悦城等也纷纷落户 , 但依然无法撼动两大巨头的霸主地位 。
2018年的数据显示 , 开业已经30余年的杭州大厦 , 2018年实现全年营收52.18亿元 , 同比增长7.9% 。 有媒体统计 , 在国内百货商店的单店业绩成绩单上 , 杭州大厦也仅次于北京SKP 。 在杭州 , 一提起买国际奢侈品 , 就会想到杭州大厦 。 然而 , 虽然杭州大厦经过了多次升级、调整和扩容 , 但对标其他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新建的高端商场 , 其在硬件上已相对薄弱 。
“在我们高端商业行业 , 最重要的不是软件 , 而是硬件 , 是地段、设计、建筑 。 ”陈启宗认为 , 高端奢侈品牌更看中入驻商场的硬件 , 恒隆后发优势明显 。 在发布会上 , 他直言不讳:“对杭州来说 , 武林广场绝对是市中心的市中心 。 但在中心的中心 , 竟没有一个像恒隆广场一样的‘五星级’商业综合体 , 这给了恒隆一个最好的机会 。 ”
然而 , 分析人士指出 , 恒隆仍要谨防“水土不服” 。 恒隆今年的半年报也显示 , 上海2个项目的租金收入 , 占到内地总收入的七成 。 也就是说 , 恒隆在上海以外的项目缺乏增长动力 。 未来的杭州恒隆广场 , 想要在武林商圈里过上好日子 , 可得要做好跟杭州大厦、万象城等“正面刚”的准备 。
除了在顶级武林商圈内的“华山论剑” , 这一轮商业地产开发商瞄准的 , 已不限于传统的武林商圈 。 比如 , 华润就把“城北万象城”布到了良渚新城 , 城西未来科技城周边 , 聚集了欧美金融城、万达广场、余杭银泰城、西溪银泰城、赛银国际广场、西溪新天地等十几家大型商业综合体 。
这体现了杭州商业地产格局 , 进一步呈现多元化态势 。 随着城市骨架的延伸 , 地铁及城市基础的建设 , 以及各区域商圈的稳步发展 , 杭州商业地产已经迎来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 杭州不仅有了武林商圈、湖滨商圈、钱江新城商圈这样的市中心顶级商圈 , 区域性城市中心商圈也渐成气候 。 在《杭州市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中 , 就提及在“十三五”期间杭州将建成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运河湖滨高端商务带(运河-武林-湖滨-吴山)等两个市级商业中心 , 同时培育下沙、江南、临平、大江东、城北、未来科技城等六大市级商业副中心 。 如今 , 这些区域中心也展现出了非凡活力 。
“未来 , 新综合体的入市 , 对杭州本地的传统百货业来说 , 冲击将是巨大的 。 ”曹丹阳分析 , 这将会激发杭州商业主动变革 , “无论是恒隆广场、还是K11或嘉里城 , 他们对杭州来说都是全新的商场 , 会分流掉一批客户 。 对杭州本地商业运营商来说 , 是时候坐下来想一想 , 怎样通过自我革新 , 将客户重新拉回去 。 ”
紧挨着恒隆广场工地的 , 就是银泰武林总店 。 不久前花了1.5亿元改造外立面的它 , 刚度过第21个店庆 。 “嫁入”阿里的银泰 , 正不断积极探索新零售的种种新“玩法” 。
记者 方臻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