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什么,什么就什么造句子 要是什么就什么造句子简单的( 三 )


此时,大儿子金晓天刚从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考进银行工作,基本不需要父母操心 。金晓宇对父亲说,你对哥哥是爱,对我是同情 。金性勇听了伤心,他告诉金晓宇,“因为你一个眼睛不太好,我同情你 。你生病,我也同情你 。但你是我儿子,我也爱你 。两个加起来,比哥哥还多 。”
慢慢地,金性勇发现自己和儿子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根本不听话的,确诊之前,我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更无解的是,儿子变得不太说话,笑容也越来越少了,一发脾气就砸冰箱和电视,把房门踢出了窟窿 。
“轻生”与“退养”
金晓宇不是没有想过自杀 。
他肄业后,曹美藻为他报了浙江大学英语系大专的自考课程,之后,又托关系为他找了书店的工作 。
在金晓宇的叙述中,那段日子很难熬 。他当时没有主见,全听父母安排,去做柜台营业员,负责帮顾客找书和收银,需要与人交流,但他的性格不善于跟人沟通 。他挣来的钱,又全部上交家里,开始觉得工作很没意思,“脑子胡思乱想,精神可能出了问题 。”
他感觉自己没办法继续工作,但是母亲又为他找了另一家书店工作 。金晓宇回忆,“我不去上班,我妈妈坚决不行,死也要出去,要上班 。”
那一天,金性勇听到扑通一声响,跑了过去,看到儿子坐在地上,才知道儿子本来准备把皮带系在窗户上轻生,幸好皮带没扣紧,断了 。此前,金性勇在泰国的时候,晓宇也轻生过一次,吞了大量安眠药,难受得倒在地上,后来被母亲发现送医院洗胃 。
金晓宇说,第二次轻生后,父亲便决心把他“养在家里”,母亲想管也没办法了,他开始在家里看书、自学语言 。
为了兼顾儿子和赚外快,金性勇夫妇先后从原单位“退养”,这一选择的好处是,名义上提前退休,但可以照常拿工资 。此后,曹美藻每天去证券交易所炒股,而金性勇外聘到小工厂做新药开发的工程师,工作灵活自由,方便照顾儿子 。
张兰芬是曹美藻的好友,她记得,那段时间曹的心情一直不太好,她曾特地从苏州赶到杭州看望,但每次曹都对她说,“我小儿子怕见生人” 。两人每次见面都约在宾馆,她难得去过曹家里一趟,只见过金晓宇的背影 。
在相近的时间里,张兰芬从曹那里得知,她的大儿子金晓天不告而别,出国去了澳大利亚,没有音信 。
在父母看来,破碎又难以启齿的生活,对儿子金晓宇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自由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感觉人生有点幸福,”他说,“没人管我,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不过,这一时间他面临新的压力 。他不愿被认作“啃老”,为了证明自己能养活自己,他仍会关注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曾四次出门找工作,去过印刷厂、网页设计公司、旅游公司,但因为精神和能力的问题没留下来 。最远的一次,他精神出状况,一个人跑到横店去找英语方面工作,此前他听说母亲的大学同学在这家公司,当时他英语和日语都可以,面试通过了,但还是被父亲带回了家 。
那段时间,父母也找了一些医药和油漆方面的论文,让他翻译,他很愿意做,但是活非常少,他一年大约也只能翻译一万字,少的时候只能挣600块 。
当时,他想这辈子能翻译一本书也值了 。
翻译与疾病
多年之后,在金晓宇的世界里,翻译成为最紧要的事,因而电脑是他最珍惜的东西之一 。他节俭,夏天睡觉经常不开空调,但担心电脑发烫坏掉,每次翻译空调都开着;不翻译时,他担心落灰,电脑和主机上会盖一块碎花白布;父亲也发现,他每次发病从不碰电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