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通缩顾哪头?央行持续平缓“降息”,房贷利率顺势下调( 二 )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 我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1—9月份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933.5亿元 , 同比下降2.1%(按可比口径计算 , 考虑统计制度规定的口径调整、统计执法增强、剔除重复数据、企业改革剥离、四经普单位清查等因素影响 , 详见附注四) , 降幅比1—8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 。
\n其中 , 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892.7亿元 , 同比下降9.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721.4亿元 , 下降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341.9亿元 , 下降4.2%;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631.6亿元 , 增长5.4% 。
\n盖新哲认为 , 央行精细的调整符合当前形势 。 第一 , 各国陷入负利率时 , 中国仍有正常利率空间 , 汇率也总体稳定 , 中国资产对全球投资者 , 尤其是需要绝对收益的投资者而言吸引力上升 , 与金融开放匹配 。 第二 , 与过往周期低谷比如15年或08年相比 , 如今的工业生产和利润都要好的多 , 没有必要像那时候一样大幅降息 。 而且 , 一些企稳的经济信号已经开始显现 。 第三 , 现阶段逆周期调节 , 财政手段比货币价格调控有用 。 第四 , 解决实体融资成本问题 , 除了降息之外还有很多工作 , 比如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 。
\n赵庆明依然强调 , 不能光看食品价格上涨 , 更应该看核心CPI , 全球绝大部分央行是盯核心CPI , 而不是一般CPI 。 “10月份核心CPI同比是1.5% , 累计同比1.7%;去年全年是1.9% , 其中 , 近半月度在2%以上 。 相对来看 , 今年以来核心CPI是持续下行 。 ”
\n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判断 , 后续央行价格型工具受通胀牵制 , 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主要通过扩信用发力 , 主要针对“好”项目加“类地产” 。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较多 , 在判断货币政策取向的时候只能抓住主要矛盾 , 从历史经验判断 , 我们认为在经济呈现类滞胀状态时 , 货币政策首要目标仍是稳增长 , 而适度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 , 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略宽松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