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猎危机下,大象不长象牙了?

来源:Nature Portfolio
象牙盗猎盛行 , 莫桑比克越来越多的母象生来无牙 。
一项关于大象基因和性状的研究表明 , 在盗猎猖獗的地区 , 非洲象正朝着无牙方向演化 。
该研究于10月2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文章指出 , 这种改变或将影响莫桑比克大象种群数量恢复 。

盗猎危机下,大象不长象牙了?

文章图片
图1/1
在盗猎猖獗地区 , 不长象牙的大象更有优势 。 来源:Peter Chadwick/Getty
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 莫桑比克陷入内战 , 部分战争资金来源于象牙贸易 。 偷猎使戈龙戈萨国家公园(Gorongosa National Park)大象数量锐减逾90% , 21世纪初 , 大象数量已经从最初的2500多头减少至约200头 。
内战前 , 约18.5%的母象天生无象牙 , 这一特征使它们躲过了盗猎者的毒手 。 研究显示 , 内战后出生的91头母象中 , 无牙的比例上升至33% 。
普林斯顿大学演化生物学家Shane Campbell-Staton和同事的模型证实 , 这一转变确由盗猎压力所致——盗猎者选择性杀戮有牙大象 , 导致越来越多无牙象诞生 。
快速演化
这并非人类狩猎活动首次导致动物快速演化 。 例如 , 在加拿大艾伯塔省 , 长达二十年的战利品狩猎活动使得当地巨角羊(Ovis canadensis)的角缩小了20% 。 另外 , 钓鱼活动也被认为导致一些鱼类的体型变小 。
然而 , 很难确定这些种群究竟发生了什么遗传变化 , 而且难以剥离其他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 , 从而确定捕猎造成的演化压力有多大 。 “很难探测这些基因” ,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保育学家Chris Darimont说 , “事实上 , 人们还在争论狩猎压力到底有没有关系;很多(野生动物)管理者不想听到这个 。 ” Darimont指出 , 如果狩猎确实造成某个小种群的基因变化 , 要恢复原来的性状会非常困难 。
Campbell-Staton和同事注意到 , 只有母象发生了无牙现象 。 除此之外 , 该性状的遗传模式也表明 , 这种特征可能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引起的 。 该突变对雄性致死 , 对雌性是显性的——只需一个突变拷贝就可导致该性状 。 研究人员搜索了大象的基因组 , 寻找有牙大象和无牙大象在X染色体上有差异、并反映出近期选择压力的基因组区域 。 他们发现了两个相似的候选基因:MEP1a和AMELX 。 在人类中 , 这两个基因与门齿生长有关(人类身上对应大象象牙的牙齿) 。
Darimont说 , 这项研究为“捕猎导致演化变化”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 。 他说:“他们的基因组数据很有说服力 。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 人类活动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的演化动力 。 ”
【盗猎危机下,大象不长象牙了?】大象的无牙演化可能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 研究人员调查大象粪便中的DNA后发现 , 有牙和无牙大象吃不同的植物 。 论文的共同作者、普林斯顿大学生态学家Robert Pringle说:“大象是关键种(译注:对群落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的物种) , 它们的饮食习惯改变或将影响整个生态 。 ”而且 , 由于无牙性状对子代雄象来说是致命的 , 大象幼崽的总体数量可能会减少 , 即使现在戈龙戈萨国家公园偷猎行为已绝迹 , 这可能也延缓了大象种群的恢复速度 。 Pringle说:“在战争期间 , 无牙演化可能是有利的 , 可这种演化是有代价的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