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生进职校学技术,这种体验真棒

三湘都市报11月21日讯 在一些中学 , 受场地、师资等制约 , 通用技术课都流于形式 , 很难让学生真正体验动手的乐趣 。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这个学期 ,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做了个大胆的尝试——与长沙电子工业学校联合开设技术实践课 , 将高一和初一的学生送进中职学校学技术 。 于是 , 电路板、电阻器、电烙铁……平常中学生只在书本上见过的这些工具材料 , 现在被大家真正握在了手中 , 课本上的一张张图片也终于眼见为实了 。
成功制作发光陀螺
这样的体验真棒
【普高生进职校学技术,这种体验真棒】陀螺这个玩具很常见 , 但如何制作出一款发光陀螺呢?11月19日 , 带着几分好奇 ,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们走进了长沙电子工业学校的实训室 。 眼见一大堆从未接触过的设备器材 , 大家都饶有兴致 。 据了解 , 这次技术实践课依据大家的学习情况 , 选用了一款简单有趣味的彩色陀螺套件作为操作对象 。
“学长 , 快来帮我一下 , 焊点把旁边的给一起焊融了 。 ”“学长 , 下一步是什么来着 , 教我一下”……实训室里 , 除了专业技术老师 , 还有长沙电子工业学校两名高三学生志愿者 , 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 安装电阻器、用电烙铁将焊点焊接好、安装电池……就这样一步步 , 发着光、旋转的彩色陀螺安装完成 。
“制作成功后 , 真的是发自肺腑的开心 , 非常有成就感!” K2103班刘君怡同学说 , 这堂实践课收获很大 , 因为在动手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印象更深刻 , 也提高了自己对技术的学习兴趣 。 而K2103班余雅淇也直言这样的体验非常棒 , “在动手中也真正体验到什么是‘工匠精神’!”而担任学生志愿者的中职生们也很有成就感 。 他们不厌其烦地分享每一道焊接的工序 , 颇有几分“师傅带徒弟”的感觉 。
普职融通
搭建学生成才“立交桥”
高一技术教研组长陈自力介绍 , 作为国家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 , 长沙市十一中一直在进行教学创新 。 “通用技术虽然是国家课程 , 但课程难以高质量开设 。 ”他表示 , 此次与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携手开课并实行学分互认 , 教学资源得到整合、教学管理得以优化 , 也能更好地创新落实国家新课程 。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 , 进一步加强通用技术、劳动技术课程的实效性 , 培养普高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
据了解 , 普通中学学生进职校学技术 , 这样的举措在湖南尚属首次 。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副校长刘菁认为 , 这对中职学校来说 , 也是立足于专业特色课程 , 深入探索普职融通所开展的职业体验教育 , 有利于让更多学生直观地看到现代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 激发大家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和兴趣 , 也将有力推动学校的创新与发展 。
事实上 , 根据日前出台的《教育部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 , 也明确提出要“打破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籍限制 , 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 , 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 。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校长聂庭芳认为 , 建立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相互融通通道 , 搭建学生成才的“立交桥”的呼声很高 , 但落地很难 。 他直言 , 一提到“普职融通”都认为是职校生怎么能够转入普通高中学习 , “其实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 职业学校完全可以将专业的设备设施和技术专家 , 辐射到更多的普高学校 , 弥补技术实践教学短板 。 ”他希望通过这样率先的尝试 , 真正落实普职融通发展 , 让更多人重视关注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