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 塘西河4.4公里示范线主打预览、观光、自动驾驶 , 而远期规划里 , 将在滨湖开发两条车联网路线 。 ”包河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 这两条车联网路线将助力城市升级汽车产业 , 提高交通效率 , 方便市民出行 。
在规划方案中 , 车联网路线1主打便民服务 , 提供地铁、政务机构、景点一站式接驳;车联网路线2主打智能合作式公交 , 保障市民精准出行 。 “两条路线均为10公里 , 运行道路就是城市现有道路 。 ”包河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 , 一旦项目实施就会对现有道路进行细节上的修整与升级 , 安装一系列基建设备 。
“你好 , 你已驶入智能网联车示范区……”这样的提示 , 未来将出现在合肥地图导航里 。
实现“车路协同”的关键在于要有一个智慧的“大脑中枢”——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平台 。 “从平台显示大屏上可以看到示范线路段行人、车辆及非机动车辆的实时通行情况 , 包括通行数量及行动轨迹 。 ”百度智能交通业务拓展部安徽区域总经理崔玮这样介绍智能网联汽车的运行原理 , “我们在路面安装了路侧设备 , 让道路变成‘智慧路’ 。 在汽车安装车载智能设备 , 通过网联技术接收来自路端及云端的信息 , 让汽车变成‘聪明车’ 。 ‘聪明车+智慧路+云平台’构成‘车-路-云-网-图’一体化的车路协同综合感知体系 , 实现比人更精准、更安全的智慧驾驶” 。
在建设“聪明路”方面 , 包河区对5G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先导区内的部分道路进行了智能网联化改造 。 计划改造的105个路口涵盖商业区、住宅区和快速道等多种场景 , 按照流量、车道数、视野是否良好等 , 采用高、中、低三档路口配置方案 。 通过加装计算、通信、感知等网联设备 , 实现交叉路口碰撞、盲区/变道、车辆失控、闯红灯、弱势交通参与者碰撞等各类预警 。 此外还会提供绿波车速引导、前方拥堵提醒等功能 。
在“聪明车”方面 , 不仅提供示范应用服务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实现点到点接送 , 公共交通体验线也新建了4座智慧体验展台 , 站台可满足游客休憩、信息查询、上下车等需要 , 电子站牌支持来车预报功能 , 显示车辆的实时位置 , 监控系统则支持站台候车人数统计、人脸识别等功能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支持合肥、芜湖、安庆、宣城等地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支持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在BRT、矿区、工厂、港口等特定区域的商业化示范应用 。
合肥作为“领头雁” ,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雄心勃勃 。 “十四五”期间 , 合肥市将重点以包河区为载体打造智能网联先导区 , 公开测试道路显著增长 , 封闭测试场建成投运 , 建成监测平台和数据平台 , 并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平台融合共享 。
10月12日 , “智汇合肥”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专场云聘会举行 。 一天之内 , “智汇合肥”云平台就收到各类简历20多万份 。 随着更多人才涌入 , 合肥将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赛道上进一步发力、提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