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今的人类(智人)而言 , 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似乎已趋于停止 。 因此 , 现代人与一万年前的祖先样子没有什么区别 。 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 , 那也是“在过去的1万年中 , 我们大脑的体积缩减了10%左右 , 相对于我们的身体体积来说缩小了3%-4%” 。 但在其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 , 人类的大脑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 “人类大脑与身体的比例是所有灵长类动物中最高的……比黑猩猩的大脑与身体的比例还要高3倍” , 而黑猩猩的大脑体积已经是“同体积动物的大脑体积的2倍”了 。
这就引出了文斯在本书副标题列出的四个进化关键因素(“火”“语言”“美”“时间”)中的第一个 , “火” 。 希腊神话里的普罗米修斯就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走火种送给人类 , 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 另外 , 当代著名科普作家刘后一的《“北京人”的故事》也正是从北京猿人学会用火的故事开始的 。
“火”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实在是不言自明的 。 掌握火种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 火能够保护远古人类免受食肉动物侵袭和寒冷的折磨 , 让生存环境变得安全 。 更重要的是 , 掌握对火的利用让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而对食物进行深度加工 , 也就是“烹饪” 。 烹饪过的食物更易于消化 , 因为火已经完成了胃的大部分消化工作 。 吃熟肉的效率比吃生肉的效率提高了10倍左右 , 而且单位熟食提供的热量也更多 。 这一切就满足了不断增大的人类大脑对能量的需求——人类大脑只占身体重量的2% , 却消耗了超过20%的能量 。
“语言”的意义也很容易理解 。 今天的人类 , 不论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摩天大楼 , 抑或是亚马逊雨林里的原始部落 , 人人(或许聋哑人除外)都掌握着一种或者更多的语言 。 可以说 , 相较于文字 , 语言是人类更基本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区分不同人群的标志 。 譬如 , 在英国 , 标准英音(ReceivedPronuncia-tion)一度是上流社会的标准 , 而伦敦方言(Cockney)则代表了下层工人阶级 。 甚至在太平洋上的新几内亚岛上 , 有些部落只是为了与临近的部落区分开来 , 就改变了自己语言里某些单词的发音 , 甚至颠倒了所有词汇的阴阳性……
但《人类进化史》更为看重的是“语言”的另一种功能 。 如果说 , 在生物进化中 , 基因信息是存储在DNA里的话 , 那人类的文化进化必不可少的文化知识就是存储在各式各样的语言里 。 文斯在书中 , 特别提到了“讲故事”的意义 。 在她看来 , “讲故事其实是人类对进化的适应 , 它延长了我们的思想和发明的寿命 , 将文化信息完整封存起来 , 以便忠实的传递下去” 。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大概是各民族的口述文学了 。 比如 , 史诗基本上是以口传形式流传的(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就是如此) , 很久之后才被整理、加工 , 以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文斯在书中简单提到的《荷马史诗》就是如此 。
当然 , 无论是“基因进化”、“环境进化”还是“文化进化” , 都离不开文斯所提到的“时间” 。 “时间就是金钱”是商业社会的常见话语 。 对时间的严格把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在大都市 , 错过一分钟可能就意味着飞机或者火车的误点 , 而在亚马逊丛林深处的部落里 , 他们连有关“时间”、“月份”或者“年份”的词汇都没有 。 另外 , 文斯举了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 。 在一个人群里 , 由于辣椒可以杀菌 , 食用辣椒可以降低食源性细菌致死的概率 。 这样一来 , 在长寿者里 , 用辣椒烹饪肉类的比例就会变高 。 如果人们愿意听从长寿者(长寿本身就意味着他们的生存实践更有价值 , 因为错误者都已被自然选择淘汰)做菜方式的讲述 , 那么他们学到用辣椒烹饪肉类的机率就会变高 。 这样一来 , 经过不需几代人时间的“文化进化” , 做肉时加辣椒就会成为这个人群的常规步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