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员的“魔力课堂”

一位教员的“魔力课堂”
文章图片

教员李德鑫在课堂上演示口袋实验箱 。贾珍珍 摄
连接电脑投影 , 将演示验证电路板接入随身携带的黑色箱子 , 打开电脑端虚拟仪器……一系列操作下来 , 李德鑫身旁围满了学员 。
“教员 , 我们今天又学什么新鲜东西啊?”
【一位教员的“魔力课堂”】“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元器件——‘555定时器’ 。 ”看着学员们疑惑的眼神 , 李德鑫故意卖了个关子 , “等上完这节课 , 你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 ”
“模电”是学员们心中的“魔鬼课程” , 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员李德鑫的课堂 , 却解除了这个“魔咒” 。
这位教龄不足两年的年轻教员有何“魔力”?答案便藏在他每节课都随身携带的黑色口袋实验箱里 。
实验箱可以连接一块块焊接整齐的集成电路板 , 有的刻画着复杂的线路 , 有的只有几个简单的元器件 。 配套的3箱20多张演示验证电路板 , 花费了李德鑫半年时间 。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精力去做一套教具?”有的教员表示不理解 。 “我的课堂拒绝感官疲劳 。 ”李德鑫想用自己的方法 , 给“老课堂”注入“新活力” 。
自从李德鑫将口袋实验箱带进课堂后 , 经常能听见学员们在教室里时而惊叹、时而大笑 , 看到集成电路板所验证的功能在电脑端逐步显现 , 学员们总觉得90分钟的课意犹未尽 。
“李教员的课堂让我们感觉很新鲜 。 ”学员钱焕章学习成绩很好 , 但不满足于通过课后做习题复习知识点 。 李德鑫找课代表了解情况后 , 便为学员们贴心准备了另一套课后复习方式:给学员配发口袋实验箱和元器件包 , 让他们自己动手搭建实物电路 。
“能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 这是我们喜欢的课堂 。 ”摆弄着手中的电路面包板 , 钱焕章笑着说 。
李德鑫被学员们称为找他是“最没有心理负担”的教员 ,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 , 学员都可以第一时间向他“求助” 。
“教员 , 我最近在参加一个竞赛 , 想问问您实现这个功能要看哪些资料?”一天深夜12点 , 刚准备休息的李德鑫收到学员石婧的请教来电 。 李德鑫毫不犹豫地下床找出纸和笔 , 列出相关知识点 。 师生二人就这样讨论到凌晨两点 , 直到石婧完全理解 。
周围的人都说李德鑫身上好像总有用不完的劲儿 , 不管加班到多晚 , 见到别人总是面带笑容 。
“讲课是我最好的解压方式 , 每次看到学员们有所收获的笑脸 , 我就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 ”对于自己开发的“演示验证电路板” , 李德鑫有个小目标 , 希望未来能对接战场需求、对接实装应用 。
作者:许鑫 杨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