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互联网大厂们的“续命良药”?

今年 , 无疑是全地球人的“元宇宙元年” 。 短短几个月时间 , 各路大神将这个从科幻小说中诞生的词汇定义成为互联网的未来 , 并共同吹起一个引人无限遐想的泡泡 。
这个泡泡是如此美好 , 不仅让Facebook改名换姓为Meta , 同时也引得八方云动 。
为什么元宇宙现在这么火?
因为 , 在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已经见顶的当下 , 元宇宙概念的出现让巨头们看到了下一代互联网的曙光 。
01
中国互联网大厂从不落后
在国内 , 元宇宙概念虽然也很火爆 , 却并没有发生像国外那样的大事件 。 所有的“元科技”、“元生态”、“元技术”好像都出现在国外 , 但其实中国企业们一点都没有落后 。
11月16日 , 网易创始人丁磊在电话会议上回应了元宇宙相关问题 , 表示网易已经做好了元宇宙的技术和规划准备 , 只待时机成熟的一刻 , “网易可能跑得比谁都快 。 ”
随后 , 网易方面透露 , 针对元宇宙落地 , 网易已经在招聘虚拟场景搭建的建造师、虚拟角色的捏脸师等职业 。 据了解 , 业内招聘属于人工智能领域 , 且年薪将会是百万元起步 。
同时 , 网易还注册了 " 网易元宇宙 "" 雷火元宇宙 "" 伏羲元宇宙 " 等商标 , 商标涉及广告销售、教育娱乐、网站服务等 。 在投资方面 , 除了前不久投资了“虚拟人”生态公司次世文化外 , 网易还投资了虚拟形象技术公司 Genies、虚拟社交平台 Imvu、打造虚拟交互式演唱会的美国直播公司 Maestro、" 微软小冰 " 母公司北京红棉小冰科技有限公司 。
可以看出 , 从前端研发到虚拟人终端 , 从VR到AI , 网易的布局已经覆盖了整个虚拟现实的核心技术 , 明显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
比网易早一点的 , 是国内另一网络游戏巨头腾讯 。
马化腾曾在年度特刊《三观》中写道:“现在 , 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正在到来 , 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 , 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 , 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 。 ”
实际上早在2020年2月 , 腾讯就参与了元宇宙第一股Robox的G轮融资 , 并独家代理了Roblox中国区产品的发行 。
元宇宙:互联网大厂们的“续命良药”?
文章图片

最近 , 腾讯还一连串注册申请了“QQ元宇宙”、“飞车元宇宙”、“QQ音乐元宇宙”、“精英元宇宙”、“和平元宇宙”、“魔方元宇宙”等二十多个元宇宙商标 。
而在今年8月29日 , 字节跳动90亿天价收购Pico更是轰动舆论界 。
在此之前 , 字节还斥巨资投资了元宇宙概念公司“乾坤” , 而且还把飞书和Tiktok应用到其终端设备中 , 以此来构建自己的元宇宙 。
很明显 , 字节想让在短视频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 , 在新世代继续下去 。
元宇宙:互联网大厂们的“续命良药”?
文章图片

更近一点的 , 11月15日 , 百度推出了社交app“希壤” 。 这款元宇宙概念社交应用 , 内容主要由无限连接的虚拟空间构成 , 而每一个虚拟空间都是独立的城市 , 用户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打造专属的品牌世界 。
元宇宙:互联网大厂们的“续命良药”?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从此前传出要做游戏 , 再到如今的元宇宙社交 , 百度的意图一直都很明确 , 那就是重新拥抱用户 。
而在此之前 , 百度还申请注册了“metaapp”商标 。
同样在抢注商标的 , 还有快手和爱奇艺等互联网大厂……
国内的各家大佬们 , 其实从来没有落后 。
按照现阶段投资界的共识 , 元宇宙最具标志性的入口 , 应该是网络游戏 , 因为目前对元宇宙的构想大都以游戏为起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