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物流成本的2个误区和3大路径


从提出供给侧改革开始 , 降成本作为供给侧改革“三去一补一降”的五大任务被提上议程 , 也就成了热词 , 欣喜的是物流这朵“野百合”终于开始被社会所广泛关注 。
在物流行业这30年的野蛮式大发展中 , 传统的物流行业苦不堪言 , 一面是面临着行业内残酷又无序的白热化竞争 , 一面正饱受经济下行和互联网冲击的迭代打压 , 早已不堪重负 。尤其是一帮无脑又无良的所谓专家们却不断在叫嚣着物流成本17%18% 。好像物流行业拖了国家的大腿似得 。我想问问 , 你们早干嘛去了?
【降低物流成本的2个误区和3大路径】降成本的本质就是提质、增效、增量 。但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呢?无论是供给侧也好 , 需求侧也罢 , 物流是连接供、需两端的作业链条 , 降低物流成本 , 不仅仅是降低的成本 , 它的本质是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首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不是降运费 , 传统物流企业的毛利润平均只有5% , 早已被各个环节压缩到一个行将崩溃的边缘 。其次 , 降低物流成本 , 不仅仅是物流企业的任务 , 它是一个社会化行为 , 是要全社会、全产业链条的来落实的 , 尤其是在政府层面 , 更要给予充分的保障和支持 。

降低物流成本的2个误区和3大路径

文章插图
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 , 一直存在有两个误区 。
误区一:关于“”这个伪命题
以“绿色通道”为例 , 表象上虽然降低了车辆的通行成本 , 但这种收益对上下游和其他环节的关联和传导效应并不明显 , 尤其是车辆根本没有将受惠传导到供、需双方 。所以老百姓的果蔬产品 , 该卖不出还是卖不出 , 消费者购买的菜该多少钱还是多少钱 。在通行费上国家投入不菲 , 但效果却根本不明显 。结果就是 , 国家对老百姓仅仅有了个交代而已 。可见 , 任何不具备关联性和传导性的单一要素都无法真正降低成本 。笔者认为 , 这笔钱如果按生产环节匹配到相应的物流企业效果可能会更好 。
误区二:关于降低“空驶率”这个伪命题
很多地方政府把降低空驶率作为一个衡量物流的指标 , 空驶率的核算基准本身就是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 。表象上好像大家都做了很多文章 , 而行业的现实情况是 , 除了特种运输或特殊情况外 , 几乎没有任何一台货车会在回程中放空车返回的 , 即便是当地产业结构不均衡 , 回返货物少不能支持直接返流 , 通过迂回其他省份 , 也不会有所谓的空驶 。建议那些创造所谓“降低空驶率”的 , 应该改为提升“配载率”才对 。
从企业的物流成本构成来说 , 物流成本构成是多元化的 , 它由物流企业成本、产业链条物流节点成本和区域经济成本三个层面组成 。笔者认为 , 这也正是政府层面降低物流成本的三条路径 。
路径一:要全面降低物流企业成本
宏观上 , 物流行业正在处于向现代化规范化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 , 各类物流平台企业正在兴起 , 物流产业市场正面临着高度细分的趋势 , 加快对行业的集聚和引导 , 促进物流服务的集成 , 加强对多式联运的引导 , 才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力举措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