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评论:元宇宙风口下有几分真

北京日报评论:元宇宙风口下有几分真
近段时间 , 在一些社交媒体和知识付费平台上 , 元宇宙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 尽管大部分课程的内容几乎是互联网花哨概念的大杂烩 , 但仍有大量学员趋之若鹜 , 贡献出百万营收 。 透过如此荒诞的一幕 , 当下元宇宙的虚火之旺可见一斑 。
似乎一夜之间 , 元宇宙就呼啸而来 , 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 。 不仅科技大佬言必提及 , 各行各业也突然开始了“元宇宙+” 。 然而 , 无论是傍上元宇宙概念股价一飞冲天的科技公司 , 还是打着“教学”旗号的相关网课与书籍 , 都没有拿出划时代的产品或实打实的内容 。 相反 , 个个都把“未来船票”“下个时代”“暴富神话”喊得山响 。 显然 , 元宇宙热潮的背后 , 有太多人正在以“新瓶装旧酒”招摇撞骗 , 以期分一杯“流量羹” 。 “最火”风口之下究竟有几分真 , 着实令人担忧 。
围绕元宇宙的概念尚未达成权威共识 , 就催生了“万物皆可元宇宙”的荒谬场面 。 但回顾元宇宙的发展历程 , 我们至少可以肯定 , 科技始终是其底色 , 要构建一个以假乱真的虚拟世界 , 不是敲几行代码的事 , 也不是制造几个新概念就行 , 关键需要社会学、经济学、计算机、微电子等多学科的最新成果 , 以及云计算、区块链、5G通讯、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创新的落地 。 正因为元宇宙发展关涉如此多“硬科技” , 所以注定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持续投入 , 离不开一群人不急不躁、攻坚克难的深耕 。 倘若人人都不愿意坐冷板凳 , 一心只想捞快钱 , 这道巨大的技术鸿沟将永远横亘于前 , 元宇宙很可能沦为空中楼阁 。
“技术不行 , 概念先行;一哄而上 , 一地鸡毛” , 近年来 , 互联网行业频繁出现这样一种怪圈 。 资本动辄抓住一个新概念 , 一路经过“天使轮”“ABCD轮” , 吹大泡沫 , 拔高估值 , 以火热的场景吸引“接盘侠” 。 到头来 , 股权一倒手 , 就是数倍回报 。 然而 , 这笔稳赚不赔的“割韭菜”买卖透支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潜力 。 要知道 , 科技发展有其内在规律 , 不可能年年都有改变世界的创意诞生 。 即便风口真的出现 , 没有过硬的技术支撑 , 注定成不了气候 , 而那些揠苗助长的闹剧 , 不仅为某些科技的成长带来重大挫折 , 还产生“脱实向虚”“资金空转”等问题 , 负外部性不容小觑 。
从共享经济到虚拟现实 , 再到区块链、NFT , 很多技术尚未改变生活 , 炒作概念便已赚得盆满钵满 , 而前景则越发虚无 , 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 当前 , 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刚刚露头 , 相关部门应主动出击、靠前监管、狠刹歪风 , 这既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分内之事 , 也是确保科技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 。
来源:北京日报
采访人员:鲍南
【北京日报评论:元宇宙风口下有几分真】流程编辑:严圣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