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降速:外有苹果,内有荣耀( 三 )


国产厂商中 , 今年以来 , 强势回归的荣耀 , 化渠道商为股东 , 线下接手了大量华为的渠道 , 线上也正向小米的腹地进入 。
面对和荣耀的竞争 , 在投资者日上 , 小米副总裁、中国区新零售部总经理尚进的观点是 , 继独立之后 , 荣耀今年的重点是恢复对其原有用户的占有 , 也正回到其原有的舒适区 , 短期内小米和荣耀在用户上的竞争并不明显 。
对此 ,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认为 , 当前小米在国内市场的策略是尽量“避其锋芒” 。 抢回国内市场 , 对于荣耀而言 , 是生死之战 , 而小米如果选择正面硬刚 , 反而可能导致两败俱伤 , 与其争抢国内市场 , 不如继续加强对于国外的深耕 。
外部强敌环伺 , 而小米内部在三季度 , 也因产品问题出现重大翻车 。 因小米11系列产品遇到了发热发烫、烧主板、WiFi及热点无法使用的情况 , 数千用户发起了维权 。
对于下个季度的表现 , 孙燕飚认为小米面临的局势并不乐观 。 “即将到来的四季度 , iPhone 13系列新品对出货量的带动作用还将持续发酵 。 ”
这或许也意味着 , 小米距离“三年时间实现全球第一”目标的距离在拉大 。
三年内要冲击全球第一 , 小米靠什么?
小米的密切关注者们不难发现 , 自8月雷军在年度个人演讲中抛出“用三年时间实现全球第一”之后 , 小米多位高管也在公开场合提及这个目标 。
在外界看来 ,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目标 , 毕竟三星稳坐全球手机市场榜首已有多年 。 就连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及国际部总裁卢伟冰在今年的投资者日上也承认:“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
当然 , 对于这个目标 , 小米不只是嘴上说说 。 王翔拆解到 , 2021全年小米的出货量预期在2亿左右 , 而全球第一的厂商出货量以往是2.6亿部左右 。 小米要稳定的拿下全球第一 , 出货量至少应当超过这个数 。
与此同时 , 产品上 , 红米稳固中低端市场的同时 , 小米冲刺高端;市场渠道上 , 国际市场挖掘增量机会 , 国内市场提升线下渗透率 。
但不容忽视的是 , 三季度小米的高端手机在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上都遭遇了冲击 。 也因此 , 王翔强调 , 走向高端的基本面是基础用户体验的稳定性 。 曾学忠曾表示 , 手机这一产品形态在充电、影像、屏幕等层面依然有较大创新和提升空间 , 而和AIoT平台连接后 , 所带来的生态体验也十分关键 。

小米降速:外有苹果,内有荣耀

文章图片
图6/6
来源 / pexels
作为小米的长期关注者 , 巨豪对深燃表示 , 要成为全球第一 , 三星和苹果显然是小米要翻越的两座大山 。 有行业人士指出 , 要冲击800美元以上价格档位 , 至少要在某一领域拥有领先优势形成特色 , 才能吸引目标群体 。
巨豪解释道 , 三星是全球唯一一家可以自行生产从芯片、内存、屏幕到摄像头所有智能手机核心元器件的企业 。 苹果不仅以强大的研发实力让A系列芯片性能领先对手;在供应链上的把控上也是业内数一数二;在系统方面 , iOS系统的生态也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善 。
至于市场渗透 , 小米格外看重如今已贡献超过50%营收的境外市场 。 王翔指出 , 尽管全球多地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 , 但非洲、拉丁美洲等地还处于增量市场 , 另外还有很多地区存在着从3G到4G、从4G到5G的切换上带来的市场空间 。 小米一直在将国内的线上模式推广到国外 , 并以本土化运营抢占市场 。
在国内 , 卢伟冰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 , 国内手机市场线上线下占比是3:7 , 线上强势的小米要想提升市场份额 , 必然躲不开线下市场 , 而线下渠道也有利于小米走向高端 。 曾学忠透露 , 小米去年曾制定关于国内线下门店的三年中长期目标 , 是要实现线下3万家门店 , 三季度结束时已经超过万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