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高调驶上新能源汽车赛道,目标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小米高调驶上新能源汽车赛道 , 目标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文/福布斯中国
小米高调驶上新能源汽车赛道,目标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文章图片

【小米高调驶上新能源汽车赛道,目标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智能手机巨头小米正在开辟业务新赛道 , 欲投身新能源汽车市场 , 与既有的各大“造车势力”一逐高下 。 在本周二(11月23日)发布三季度财报的同时 , 小米也透露了其电动汽车业务的最新进展 , 预计其新车将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
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 目前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顺利推进 , 相关技术团队规模已超过500人 , 因而 , 有信心实现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汽车的目标 。
今年3月20日 , 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报 , 宣布其智能汽车业务正式立项 。 9月1日 , 小米公司发言人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 , 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已正式完成工商注册 , 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 。 11月18日 , 其旗下第二家汽车相关业务公司——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 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 。
上述两家公司均是小米的全资子公司 , 法定代表人均为集团创始人雷军 。 两家公司经营范围均包含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技术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销售汽车、汽车零配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等 。 由集团创始人亲自坐镇 , 也凸显了小米进军汽车领域并非只是“试水” , 而是动了真格要大干一场 。
从生产手机到生产汽车 , 表面上来看 , 需要跨越的鸿沟确实很宽 , 但在步入新能源时代之后 , 汽车产品的IT技术含量 , 早已非当年可比 。 小米CEO雷军之前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过:“智能汽车就是把一个大手机装上4个轮子 。 ” 因此 , 消费电子品生产商进军汽车市场的转型困难程度 , 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 之前 , 华为、苹果等IT巨头 , 也都跃跃欲试 , 想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得一杯羹 。
事实上 , 小米进军汽车市场 , 并非是毫无准备心血来潮 。 早在2019年 , 小米就已经推出了使用锂电池驱动 , 可续航100多公里的智能电动自行车 , 其电动滑板车产品也一直在市场上热销 , 这虽然与智能汽车还有着不小的差别 , 却意味着其在相关技术方面并非是一张白纸 , 所持的数百项专利都可以直接应用到造车业务中 。
虽然 , 相比起既有的“造车新势力” , 小米在起跑线上已经落后了一个身位 , 但该集团雄厚的资金实力 , 外加在资本市场深耕多年积累的人脉 , 意味着其能够依靠投资收购 , 外加与业内前辈携手合作这两项举措 , 来快速完成造车产业链布局 , 从而在新能源市场实现跨越式赶超 。
此前 , 小米已相继投资比亚迪半导体、瞻芯电子、灿芯半导体、裕太微电子、聚芯微电子、云英谷科技等公司 , 从而在事关自动驾驶技术核心的芯片领域提前布局 , 而在新能源汽车的另一核心部件——电池系统中 , 蜂巢能源、赣锋锂电等企业也先后获得小米投资 。
同时 , 小米创始人雷军还亲自拜访了多位潜在合作伙伴 , 包括一汽、上汽、长安、东风等传统车企 , 以及博世、宁德时代等上游供应商 。
业内分析师因此认为 , 若小米电动车如预期在2024年顺利量产 , 将能赶上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加速渗透扩大的“顺风车” , 从而成为其继手机与智能家居之后的第三大硬性产品增长引擎 。 特别地 , 在三季度财报中 , 数据也显示小米主营业务智能手机的进一步增长空间已经面临市场容量的“天花板” , 于是公司业务方向朝着容量更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突围 , 也在情理之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