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是什么( 二 )
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是中国第一个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又名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端午节、正阳节、玉兰节、正午节等。,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图腾祭祀的节日。后来,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省)的诗人屈原,因为楚国的都城被秦国攻破,于这一天死在了汨罗江上。统治者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以树立忠于君主的爱国标签(有些地区还说孝顺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
端午节& ldquoEnd & rdquo这个词的原意是& ldquo积极& rdquo,& ldquoV & rdquo是中等。《易经》&米德多;在系词上,日期是奇数,13579,五个数字加起来是二十五;土地是偶数,24680,五个数加起来是30;天地之和为五十五。天地数之和是五的倍数,两者之和不谋而合,所以5月5日叫& ldquo中秋节& rdquo。他们互相接触。积极& rdquo,yes & ldquo端午节& rdquo,这一天中午就在它的正中间。
另外,据说五月初五应该是神秘数字最早的& ldquoV & rdquo纪念。& ldquoV & rdquo对中国文化意义重大,几乎可以说是我们民族哲学最重要的基础。五行学说是简单唯物主义和复杂神秘主义的结合。另一个是& ldquoEnd & rdquo万物的诞生是对万物诞生的纪念。
中国北方的五月五日是一个危险的日子。相信家家户户都要收藏菖蒲等辟邪的药材,饮酒雄黄酒辟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