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 二 )


“黑科技”让冬奥更好看
在场馆运行和赛事保障方面 , “黑科技”的应用将为赛事的顺利举行和观众观赛提供便利 , 进一步改变观赛方式 , 提升观赛体验 。
喻红介绍 , 5G信号已覆盖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和连接场馆的道路 , 高速行驶的京张高铁也有稳定、连续的5G信号覆盖 , 这为超高清视频、智能服务等应用场景提供了必要的网络连接 。
有了5G信号的助力 , 赛事转播也将有新模式——云转播技术、云转播5G背包、8K高清转播车等技术和设备都将应用于北京冬奥会的转播中 , 为全球观众呈现精彩的冬奥赛事 。
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的比赛均在室外进行 , 如何应对天气的变化是一大挑战 。 目前 , 冬奥气象预测系统已经可以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的精准气象预报 , 为赛事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 在今年2月举行的测试活动中 , 有12场比赛、训练根据气象预报调整了赛程 。
吴远彬说 , 雪上赛场天气比较寒冷 , 为了解决观众在室外观赛取暖问题 , 场馆坐席和站席设置了观赛环境舒适性提升技术 , 实现零下20摄氏度体感温度下 , 设备表面温度10秒内升至40摄氏度以上 , 可以显著提升观众舒适感受 。
喻红说 , 期待这些技术成果能提供更好的赛时服务 , 更期待支持奥运会筹办和举办的技术 , 在赛后能够为冰雪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冰场、雪场和运动装备 。
在防疫方面 , 一系列防疫科技成果在近期的测试活动中亮相 。 智能测温贴、雾化消毒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设备的应用 , 极大节省了赛事防疫的人力和物力 。
【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建红表示 , 科技力量有效地支撑了冬奥测试活动的防疫工作 。 多项重点技术成果实际应用 , 发挥了科技对冬奥会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 , 全力保障所有办赛、参赛、观赛人员的防疫安全 。
吴远彬表示 , 将利用好近期系列测试赛机会 , 推进各项目研发成果实际测试应用 , 确保重点专项成果在北京冬奥会用得上、用得好 。 “我们也将加强技术成果的系统梳理 , 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 进一步服务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 推动冬季运动可持续发展 。 ”
刘 峣
【编辑:卞立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