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已经从一个小众垂直赛道 , 一跃成为红海 。
绕不开的硬件+内容
科技互联网企业、科技巨头、行业新贵……各方携资金、用户和技术而来 , 将智能健身领域的竞争推向白热化 。 如今 , 用户无论打开哪个内容平台 , 几乎都有健身内容的展示;无论使用哪个生态的智能硬件 , 更免不了健康提示与健身消费 。
运动健身科技赛道的战火已经燃起 , 引发业内外会对行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做出洞察和预判 。 拆解后发现 , 无论这个“牌桌”上现有各方在策略、打法有何不同 , 但有一个确定性已愈发凸显:硬件+内容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模式 。
除了上述提到的手握手机、电视等屏幕终端的华为、小米、OPPO等厂商 , 以及一些独立的健身器械品牌之外 , 越来越倚重软件、生态的苹果也在健身运动领域打出了一套硬件+内容的牌术 。
去年年底 , 苹果正式推出官方健身服务系统Fitness , 同时在今年的9月秋季发布会上宣布将该系统升级为Fitness+ 。
根据官方介绍 , 升级后的Fitness+不仅覆盖了15个新国家和地区 , 同时更推出更加丰富、多元的内容服务 。 目前 , Fitness+已上线了支持最多32人的团体训练功能 , 用户可直接通过Air Pods上冥想课程 , 甚至还有雪季到来前的滑雪体能教学 。
但需要指出的是 , 用户想要使用Fitness+ , 需要满足这样两个硬性条件:其一 , 是要拥有Apple Watch , 其二是拥有iPhone、iPad、Apple TV等设备 。 只有这样 , 相关的健身课程才可以从Apple Watch投射到iPad等大屏幕上 。
除了发布了各种线上健身课程之外 , 苹果还宣布与一些外部硬件健身器械品牌达成合作 , 其中包括泰诺健跑步机、Tempo智能镜、Life划船机等等 , 甚至不少跑步机都可以使用iPhone充当终端显示屏 。
这与苹果过往“软硬一体”的既有思路并不相同 。 毕竟 , 就目前而言 , 除了车载应用CarPlay和运动健身项目之外 , 苹果大的生态系统并不愿意完全对外开放 。
国内方面 , 小度科技刚刚推出了“添添”智能健身镜 , 并同步配置了各种游戏化的健身课程 , 这与近期各大运动企业主打的“快乐运动”精神一致 。
业内普遍认为 , 小度科技的野心并不止于智能硬件产品 。 因为相较于华为小米等硬件厂商 , 小度科技的优势在于内容与服务上 。 作为百度大生态体系内的智能生活群组业务 , 小度科技在语音交互技术上显然已经走在了前面 , 借以硬件产品输出丰富内容 , 将助其快速取得话语权 。
特别是 , 小度科技前期的语音智能助手、语音智能屏等服务已成功占领了用户的客厅 , 从刚刚结束的双11榜单来看 , 小度智能屏X8、小度智能屏X10、添添旋转智能屏T10 三款明星产品位列智能屏品类全平台销售额前三甲 。
利用这样的既有优势 , 小度科技进入智能健身赛道 , 显然可以讲出一个更大想象空间的新故事 。
突围几率几何?
那么问题来了 , 面对“正规军”、“游击队”的多方夹击 , 像Keep这样的垂直玩家是否还有突围的可能?又应以哪种“姿势”突围?
先来看一组数据 。 据艾瑞《2021年中国智能运动健身行业研究报告》中的统计和预测 , 中国智能运动健身市场规模在2019年已达到约人民币100亿元 , 预计2025年将突破约人民币820亿元 , 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约46% 。
庞大的市场空间与商业预期中 , 中国的智能运动健身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 在多年摸索下 , 大行业已显现出三个确定性较强的发展方向——
其一 , 移动端智能运动健身应用已经获得国内居民的广泛认可 。 依托庞大的用户基数 , 借助不断丰富的课程内容和用户社区等配套服务 , 智能健身应用的付费会员渗透率将有望得到加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