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00年中 , 全球整体温度持续升高 , 而在近几十年中 , 北极地区正在经历比全球其他地区更快的变暖 , 这一过程称为“北极放大效应” 。 这种温度变化趋势使得南北温度梯度减小 , 从而减弱西风带环流 。
在这种情况下 , 形成于西风带南部的阻塞高压更加容易深入北极地区 。 同时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 阻塞高压的维持时间越来越长 , 并且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 尤其是乌拉尔山地区更容易出现持续性的阻塞高压 。
气候变暖下 , 极端寒潮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多个大气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 。 近日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姚遥副研究员和张文其博士关于2021年初我国极端寒潮天气的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杂志上 。 研究结果表明 , 2020年秋到2021年初冬 , 在乌拉尔山连续发生了几次阻塞过程 。
【关于寒潮的那些事】当暖脊向北发展时 , 所携带的暖空气会导致北冰洋地区的海冰持续减少 , 从而增暖北极地区 。 同时当年又出现了拉尼娜现象 , 即赤道太平洋中东地区的海温下降 。 这样的协同作用 , 进一步促进了南北纬向温度梯度的减弱 , 从而导致西风带的减弱 , 有利于极端寒潮事件的发生 。
(作者:陈可鑫 , 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