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冲天辫刷屏背后:联想技术飞向太空

1
当吃瓜群众陷入司马南设定的数学难题时 , 搭载联想多项技术服务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早已经升空多日 。
这几天 , 航天员王亚平的冲天辫频频刷爆社交网络 , 王亚平身侧的联想P系列工作站也进入大众视野 。
1
事实上 , 这不是联想第一次为中国航天和神舟飞船提供技术服务 。 之前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平板电脑等产品就曾伴随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神舟十二号等飞船升空 。
当年在神州十一号33天的太空航行中 , 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抵御各种极端的环境测试 , 如长期失重、太空辐射等 , 最终成功完成工作任务并返回地球 , 赢得各方赞誉 。
当然 , 这里的“各方”主要指专业人士 , 不包括吃瓜群众和司马南 。 2
“联想到底有没有技术?联想的技术到底行不行?”这是有必要说清楚的两个问题 。
近期因为众所周知的一些原因 , 公众又对这两个问题产生了质疑 。
我想 , 能够成为中国航天多年合作伙伴 , 无疑从一个侧面肯定了联想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工业制造能力 。
王亚平们用的是联想的哪一款产品?联想方面近期陷入舆论争议 , 估计不好回答 , 我就问了业界人士 。 有专业人士告诉我 , 航天员用的应该是联想旗下的ThinkPad P53工作站 。 P53被中关村在线认为是“地表最强移动图形工作站” , 能轻松搞定在运行渲染、影视后期、动画、建模等专业需求 。 现在看来中关村在线说保守了 , 应该把“地表”二字去除 。
其实不仅仅中国的空间站 , 国际空间站也在用联想的产品 , 数量多达数十台 。
联想的产品 , 多年来经受了国内航天和国际航天双重考验 。
3
联想技术对中国航天的支持远不止这些 , 只是联想嘴笨 , 很多事情做了没有说 , 或者没有有效地传递给公众 , 导致公众提到联想就会联想起“不懂技术”“组装公司”“贸工技”等标签 。
早在“神舟九号”任务前 , 联想就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共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体仿真实验室 , 在轨道计算、模拟仿真、航天器设计等关键环节 , 联想的产品以卓越的品质和性能 , 稳定、高效地承载了大量重要的计算工作 。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 联想还是全球超算领域的老大哥 。 去年全球排名前500的超算 , 有三成来自联想 。
超算能干啥?举个简单的例子 , 除了仿真实验室需要用到超算 , 我们所熟知的很多热点概念 , 比如元宇宙、AI训练、航天模拟、疫苗研发等等 , 都离不开超算 。 还有地震、气象预报等工作 , 也都离不开超算 。
学过物理学的朋友都知道 , 搞航天飞船这种高科技离不开风洞试验 。 如果按照传统人力操作实验流程 , 会耗费更长时间 , 更高费用 , 有了超算就可以让计算机模拟人类实验 , 用数据代替人为行动 。 在联想超算的帮助下 , 航天飞船的风洞试验效率和可靠性大大提升 , 为我国航天事业大迈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4
很多人喜欢拿专利授权数量和科研投入金额来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拥有技术 , 技术是否强大 。
助力中国航天飞向太空的联想 , 在发明专利授权量方面 , 2019年联想以1706件位居国内(不含港澳台)企业第7名 , 自2016年以来连续第4年进入前10榜单 。 前不久 , 当一些科技企业开启裁员“竞赛”时 , 联想逆势宣布招募12000名科技人才 。
还有人说看一家企业的技术能力 , 不应该只看C端表现 , 还应该看B端表现 。
在B端市场 , 联想也已经构建了AI+CMP(连接管理)、AI+UEM(设备管理)、AI+IIoT(工业物联网)和AI+IoV(车联网)四部分产品体系 , 这些都是联想技术应用的集中体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