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有了情感,人类未来该如何自处?

人工智能的发展顺序是:从机械到思维 , 再到情感 。 人工智能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 , 过去被视为人类特权的思考和决策任务 , 现在已经被人工智能接管 , 但很多人对此还一无所知 。 那么 , 人工智能的边界是否会继续延伸 , 直至产生类人的创造力和共情力呢?
《情感经济:人工智能、颠覆性变革与人类未来》 , [美]罗兰·T. 拉斯特、黄明蕙 著 , 彭相珍 译 , 中译出版社2022年1月版 。
文学作品和电影 , 往往将奇点视为威胁和恐怖事件 。 例如 , 在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 , 计算机HAL(IBM公司缩略名称字母前移一位 , 即H-I、A-B、L-M) , 不仅具有机械智能和思维智能 , 它还具有足够的情感智能来愚弄和操纵宇航员(并杀死了大部分宇航员) 。 最终,HAL基于自己的利益 , 损害了它本应服务的人类的利益 。
当人工智能有了情感,人类未来该如何自处?
文章图片

电影《2001:太空漫游》(1968)剧照 。
但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优秀电影《人工智能》中 , 人工智能表现为更积极的形象 , 库布里克也是该片的主要合作者(直到他英年早逝) 。 在这部电影中 , 大部分主角都是拥有发达情感智能的机器人 。 在电影的最后 , 人工智能外星人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 但他们对老一代的机器人 , 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关心、关注和同情 。 电影《她》也从一种有利于人类的角度描绘了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斯嘉丽·约翰逊配音) , 对她的人类主人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 。 经典科幻电影《银翼杀手》也从正面描写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并描绘了具备深刻情感智慧的最先进的机器人 。
因此 , 我们也看到 , 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情感能力的观感是矛盾的 。 在最坏的情况下 , 人工智能将利用其情感智能来操纵人类 , 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 在最好的情况下 , 人工智能将利用其情感智能 , 与人类产生共鸣并帮助人类 。 我们将在下文中探讨这两种可能性 。
当人工智能有了情感,人类未来该如何自处?
文章图片

电影《人工智能》(2001)剧照 。
收入和财富不平等会进一步恶化吗?
一旦人工智能发展到了高度的情感智能 , 它将全方位压倒人类智能 。 这将自然而然地导致一个后果 , 即人类的劳动变得不够理想 , 因为人工智能几乎在所有方面都表现得比人类智能更好 。 这就意味着人类的劳动将丧失价值 , 且所有的工作将由人工智能接管 。 如果经济中的所有价值 , 几乎都来自人工智能 , 那么价值将几乎来自资本 , 而不是劳动 。 其结果是 , 经济将由相对少数的资本家掌控 。 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收入和财富的严重不平等 。 在这种情况下 , 大多数人类将如何谋生 , 尚无答案 。
人类真的能控制人工智能吗?
许多思想家声称人工智能永远也不能自主完成任务 , 因为它必须由人类编程 。 因此 , 人类将永远控制着人工智能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不妨简单地回想一下当前最常见的人工智能形式 , 即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 这种人工智能已经被视为一个“黑盒子” , 因为人类很难对其如何产出结果进行解释 , 即为什么它们能给出特定的解决方案 。 为此 , 计算机科学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就是 , 如何让深度学习对其客户(人类)而言 , 变得“可解释” 。 但一个显然的趋势是 , 随着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复杂 , 也越来越难被人类理解 , 导致人类感觉其逐渐失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