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有人会信:汽车能飞


为什么还有人会信:汽车能飞

文章图片
图1/8
飞行汽车商业化过程要经历三道门槛 , 但很多创业者和投资机构仍然很乐观的预期他们所做的事 。
作者丨王贺
2030年 , 在喧闹的市中心 , 一台台飞行汽车打开双翼 , 拔地而起 。 人们乘坐飞行汽车飞入空中 , 在车上惬意的看着视频 , 喝着咖啡 。 飞行汽车的时速达到了200公里/小时 , 轻松避开了地面的交通拥堵 , 不到15分钟便到达目的地 , 双翼折叠后停入了正常停车位 。
这并不只是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 。
1917年 , 被称为“飞行汽车之父”的格·寇蒂斯向世界第一次展示了名为Autoplane的飞行汽车 。 几百年来 , 人类对汽车飞天的探索从未停止 。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 , 这一梦想或将在新一代创业者的努力下成为现实 。
2021年 , “飞行汽车”概念再次引爆了创投圈 。 一批做飞行器的团队受到资本热捧 。 他们用造飞机、玩航空器的逻辑做飞行汽车 。
9月初 , 时的科技一个月内完成两轮融资 , 合计千万美元 。 同月 , 峰飞航空科技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 。 小鹏汇天很快传来融资消息打破纪录 , 完成超5亿美元A轮融资 , 投前估值达到10亿美元 。 小鹏的飞行汽车要在2024年实现量产 。

为什么还有人会信:汽车能飞

文章图片
图2/8
国内eVTOL相关融资信息(数据来源:睿兽分析)
现代汽车也宣布成立飞行汽车公司Supernal , LLC , 开发一系列电动飞行器 , 计划在2028年启动其首次商业飞行 。
摩根士丹利研报预计 , 2030年飞行汽车行业将形成3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 2040年 , 该行业规模可能将达到1.5万亿美元 。
然而 , 面对这个未来万亿级市场 , 业内专家持谨慎态度 。
汽车行业分析师凌然对创业邦表示 , 任何科技都存在泡沫 , 这个泡沫往往都是宣传起来的 , 很多东西都没有经历现实的考验和市场的检验 。 在这种情况下 , 人们更应该理性对待这件事 , 而不是盲目的看到小鹏汇天融资了5亿美元 , 就去追逐还处在空想阶段的产品 , 品牌的理想和技术都应该分别看待 。
身处一线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却不这么看 。 投资人认为这一次不是虚火 , 有着非常清晰的投资逻辑 。
“对于飞行汽车这个赛道我们非常看好 , 重要的是在这个赛道里面能选出非常优质的选手 。 ”磐霖资本合伙人刘雨衡说 。
何小鹏的态度更坚定:“我们如果再去造一个也没有巨大变化的车 , 只是追求它的设计、定位、价格的差异 , 那我们创业干嘛?创业就要做不一样的事情 。 ”
飞行汽车为何二次火了?
飞行汽车行业不是今年火的 , 早在四五年前就火过一次 。
2016年 , Uber发布的一份白皮书中首次宣布了飞行汽车计划 , 计划在城市中部署空中出租车服务 , 引起了业内广泛热议 。
准确的说 , Uber的飞行汽车应该是eVTOL飞行器 , 理论上可以帮助乘客越过拥挤的交通 , 加速郊区和城市之间的交通 。

为什么还有人会信:汽车能飞

文章图片
图3/8
图源:Uber官网
飞行汽车的研发基础要依靠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零部件和智能化系统 。 不过 , 2016年的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 除了特斯拉异军突起外 , 奔驰、大众等传统巨头才刚刚推出概念车型 , 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成立不过一两年 , 尚未开始交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