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枯叶别乱摘,弄巧不成反成拙,分清品种和时节很重要

多肉在生长过程中,会生出一些枯叶,有人说影响观赏性应该及时摘除,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另外有人说,掉落在盆土上的枯叶不用管正好可做有机肥,是不是这样呢?
下面就和大家探讨这两个问题:多肉养护过程中生出的枯叶要不要摘,掉落在盆面上的枯叶要不要清理。

多肉枯叶别乱摘,弄巧不成反成拙,分清品种和时节很重要

文章插图
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多肉养护过程中生出的枯叶要不要摘。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枯叶产生的原因:
一、新陈代谢、自然而成。多肉生长过程中,和其他植物一样会有新城代谢,会有新老交替,当新生出的叶片较多时,最外部叶片会逐渐远离叶心并干枯;另外到了夏季,也会因为叶耗现象的发生而出现枯叶。这些枯叶干枯透了会自动掉落。
二、季节性外部叶片干枯,以保护内部叶片及生长点。有些多肉品种,夏季会休眠,外部的叶片慢慢干枯后会紧紧包裹在外部,形成保护层不会轻易掉落,以免于内部被晒伤;另外有些品种本身耐寒性较弱,这层枯叶在冬天还能起到保温作用。这可以说是植株对季节变化的应变现象。

多肉枯叶别乱摘,弄巧不成反成拙,分清品种和时节很重要

文章插图
那么这些枯叶到底要不要摘除,什么时候可以清理摘除呢?
笔者总结:枯叶围绕在正常生长的叶片周围或是底层,似乎有些影响整体的观赏性;但对一些多肉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摘除要分季节、看品种;不宜一概而论的全部摘除;具体可遵循如下原则:
一、枯叶紧紧包裹在外面的品种不适合摘叶。比如山地玫瑰、鸡蛋玫瑰等品种,随着入夏逐渐处于休眠状态,外部叶片慢慢枯萎并紧紧包裹着内部正常生长的叶片,这些枯叶枯萎后夏季阳光曝晒时可以防止内部叶片被晒伤,冬季寒冷时可以保护内部叶片不被冻伤;当生长的季节来临,内部新生出的叶片增多逐渐挤开“茧壳”般的枯叶保护层,再次绽放生命的力量。
可以说,生出这些枯叶是这些多肉长期在相对较为艰苦的环境中演化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生长方式。因此这些品种,不适合摘枯叶,尤其是夏天。
如果将这些枯萎的叶片摘除,内部会被晒伤,外面的叶片也会继续枯萎,以此保护内部的新生叶片;强行摘除包裹会让单头更为单薄、可也会导致植株破相。

多肉枯叶别乱摘,弄巧不成反成拙,分清品种和时节很重要

文章插图
二、夏天不适宜摘除枯叶。夏天多肉随着生长速度放缓甚至休眠,出现叶耗情况,外部叶片容易干枯,有些会逐步自行掉落,有些则会继续保留在原来生长点上,此时也不适宜直接摘除。

多肉枯叶别乱摘,弄巧不成反成拙,分清品种和时节很重要

文章插图
一方面可能原来叶片未完全干枯,生长点处还未完全断开,甚至还能为植株提供养分,对完全未脱落的叶片强行进行摘除,撕裂伤口有被感染可能,也会破坏生长点;另一方面枯萎的叶片也能起到一定保护茎秆和新爆的生长点的作用。摘除枯叶后,新生长点可能会被晒伤晒死;摘除枯叶后暴露出的更多新鲜叶片或是茎秆也容易遭受暴晒。
春秋生长季节适宜摘除枯叶。春秋生长季节,天气逐渐凉爽,可以对未脱落的枯叶进行整理摘除,一方面留出较大的空间让那些新生出的小头健康顺利生长,另一方面也利于促动老生长点上爆出生长点长出小头,实现爆头。当然即使不摘除,时间长了也会慢慢自行脱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