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 还有些基因并不直接影响寿命 。
【活到200岁的奥秘,科学家在这里找到了】“本质上讲 , 一些岩鱼物种只是通过适应生活在更深、更冷的水域 , 并增加它们的体型大小来延长寿命” , 该研究通讯作者Peter Sudmant介绍 。 他们发现大多数基因(81个)通过影响体型和深度适应来间接影响寿命 , 而长寿岩鱼进化到现在的基因模样 , 用了1000万年 。
“总之 , 岩鱼长寿的遗传基础可能是直接影响寿命的基因 , 与影响生态和生长表型的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研究者们写道 。
也正因如此 , 这137个基因并不全对人类延寿、促进健康有参考意义 , 毕竟人类不可能把自己置身于更纯净、也更孤寂的茫茫深海中 。
但这些基因中与DNA修复、免疫调节及胰岛素信号调节相关的部分 , 不同岩鱼的进化选择不同 , 导致其寿命跨度极大 。 这对理解人类寿命显然很有意义 , “我们可以思考这些相同类型的基因如何在我们自己的身体中发挥作用” , Sudmant表示 。
同时 , 在同一个物种密切相关且具备长寿特征的生物体之间探寻“长寿密码” , 恐怕也比此前研究者们惯用的果蝇、线虫、小鼠、大鼠等短寿研究对象更有说服力 。
令人痴迷的长寿
延寿是梦吗?或许不是 。
毕竟 , 人类的平均寿命的确在不断延长 。 联合国人口司统计显示 , 2019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达到了72.6岁 , 比1990年提升了8.4岁 , 预计到2050年有望达到77.1岁 。
但无论寿命延长多少 , 理论上来说 , 衰老是人类不可能避免的结果 。
衰老意味着什么?
可能是视力下降、骨骼钙质流失、免疫力不断下降、肌肉开始萎缩、记忆力衰退、各个器官开始消极怠工……种种令人悲辛的生理损失 , 会让一个不再真切、不再受控的世界渐渐笼罩老去的人 。
这也是科学家们探索长寿秘诀的根本原因——通过理解其他动物的基因和生物化学通路 , 并进行干预 , 为人类延长健康寿命打开一扇窗 。
到现在 , 科学家们甚至已经按捺不住人体试验的冲动了 。
曾经风靡一时的“长生不老药”NMN便属此列 。 当年 , 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大卫·辛克莱尔在小鼠身上找到了能补充修复DNA所需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 NAD+)的办法 , 便是给小鼠用上β-烟酰胺单核苷酸 , 也就是近几年铺天盖地宣传的NMN 。
辛克莱尔团队发现 , 给20个月(相当于人类近60岁)的高龄小鼠注射NMN后 , 其毛细血管数量和密度等生理指标恢复到了6个月大(相当于人类20岁)的年轻水平 。 而后 , 华盛顿大学发现 , 口服12个月NMN的小鼠与正常衰老的小鼠相比 , 各种与衰老相关的生理衰退被有效消除了 。
另有一些科技大佬试图利用基因编辑的办法延长端粒的长度 , 为人类的细胞分裂争取更长的周期 , 他们甚至先拿自己开刀 。 而辛克莱尔团队去年底发表的一篇《自然》封面文章提到 , 在对青光眼小鼠眼部神经细胞基因编程后 , 其视力竟慢慢得以恢复 。
从种种已有研究成果来看 , 逆转衰老、延长人类健康寿命大有可期 。
但有从事过相关研究的业内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研究者们常用的衰老研究对象 , 譬如线虫、酵母菌、小鼠 , 寿命短的就3周 , 长的也就几年 。 在这些研究对象身上得出的结论对人类寿命和衰老研究的参考意义十分有限 。 ”
“如果我们只研究果蝇、小鼠等短寿生物 , 我不相信我们将在延长人类健康寿命中取得很大进展” , 史蒂芬·奥斯塔德也在其评论中直接表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