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200岁的奥秘,科学家在这里找到了

活到200岁的奥秘,科学家在这里找到了
文章图片

文/ 石晗旭
人类的自然寿命到底有无极限?
起码从目前公认的理论来看 , 人的细胞分裂极限是50次 , 而一次正常细胞分裂的周期约为2.4年 , 这意味着人类的寿命极限是120岁 。
但科学家们显然并不甘心接受这样的设定 , 毕竟在自然界中存在更为长寿的生物 , 譬如能存活500年之久的格陵兰鲨 。 为此 , 他们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 , 试图寻找延缓衰老的秘诀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太平洋深海处生活着的岩鱼 。 吸引他们注意的是 , 这些岩鱼的120多种亚属之间竟然有着如此长的寿命跨度:短如少鳍平鲉最多能活11年 , 长如阿留申平鲉则能活过200岁 。
为了揭示岩鱼寿命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从而为了解人类寿命提供参考 , 这组研究人员对88种岩鱼共计102个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 , 最终找到了137个与长寿相关的基因 , 以及这些基因可能的作用机制 。
最近该研究成果甫一发出 , 便被《科学》杂志选为当期封面文章 。
活到200岁的奥秘,科学家在这里找到了
文章图片
图/《科学》杂志当期封面
学界对该研究亦不乏高度认可 。 “一项探究长寿动物生命的研究对我们学习如何提升人类健康寿命是至关重要的” ,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生物学家史蒂芬·奥斯塔德(Steven Austad)如此评价 。
它们如何活过200岁?
从加利福尼亚到日本的沿海水域生活着一群色彩斑斓的鱼类 , 这就是岩鱼 。 它们的种类超过120种 。
而此次它们吸引生物学家关注的原因是 , 不同亚属之间的寿命相差了近20倍 , 寿命范围竟能从约11岁到200多岁 。
活到200岁的奥秘,科学家在这里找到了
文章图片
不同岩鱼的生命长度 , 图源:《科学》杂志
到底是什么让部分岩鱼活过200岁?
为了找到答案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从88个物种的102条鱼中提取了组织样本 , 并用最先进的技术对它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 再通过比对 , 从不计其数的基因中 , 找出能活到105岁的岩鱼与“短命”岩鱼(活不过20岁)的遗传差异 。
种种复杂的分析后 , 他们发现了岩鱼身上137个与长寿相关的基因 。
其中16种基因有助于DNA修复 , 而在长寿岩鱼体内发现的此类基因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多于短寿岩鱼 , 也就让其具备了更强的DNA修复能力 , 和更为丰富的DNA修复通路 。
要知道 , 随着生命老去 , DNA便会日积月累地受损 , 譬如端粒缩短等 。 若这些损伤得以更好地修复 , 那么包括癌症在内的疾病以及衰老的到来就能够延缓 , 整个生命的周期亦将随之被拉长 。
另外一些基因则会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 , 而这也会影响寿命 。
此前《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便发现 , 大脑内传送胰岛素信号的蛋白质减少或消除的小鼠 , 比未经处理的小鼠可以多活半年 , 这意味着试验组小鼠的寿命延长了18% , 且它们到了老年后依然精力充沛 。
不仅如此 , 研究者们发现长寿岩鱼体内富集着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基因 , 尤其是其中一个特定的基因家族——嗜乳脂蛋白(butyrophilins)基因 , 它们有抑制免疫的能力 , 能够帮生物体抵御感染和癌症——在长寿岩鱼的体内有极为明显的拷贝数 。
此前已有多项研究指出 , 衰老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炎症过程 , 这些慢性炎症不易被发现和治疗 , 可能在体内持续数十年 , 并引发与年龄相关的多种疾病 。 嗜乳脂蛋白基因家族的富集 , 则让长寿岩鱼更少遭受炎症反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