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将元宇宙视为新增长点和下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竞争领域 , 将引发全球科技产业的新一轮洗牌
一旦元宇宙成为未来数字生态主流模式 , 可能会产生新的国际分工体系 , 缺乏相应筹码和竞争力的国家将处于不利的局面
对于此类前沿业态 , 政府需平衡“发展”与“安全” , 既不落战略先机 , 又规避安全隐患
元宇宙潜在的风险挑战包括产业霸权挑战、技术安全挑战、社会变革挑战和大众心理挑战等
文 | 韩亚峰 李峥
近期 , 元宇宙成为横跨科技、金融、社会多个层面的“破圈”热词 。
各界对元宇宙有多种解释 , 认为其可能通过改变数字生态、重构社会及生产关系、改善生活方式、发展数字经济等来重塑我们所处的世界 , 进而成为未来社会的重要形态之一 。 这一尚未明晰的概念既孕育着机遇 , 同时存在诸多风险挑战 。
文章图片
徐骏图/本刊
全球科技产业新热点
元宇宙的英文Metaverse , 是“超越”(meta)与“宇宙”(universe)的组合词 。 正如电话连接听觉、互联网连通信息 , 元宇宙可能进一步将“人-社会-宇宙”与“数字”交融在一起 , 实现“将现实世界复刻到数字世界”与“将数字世界投射到现实世界”的双轨融合 。 一些互联网人士认为 ,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 元宇宙可能成为互联网进化的未来形态 , 实现打破虚拟与现实隔阂的解决方案 。
有观点认为 , 当前元宇宙虽还没有产生“杀手级”应用和产品 , 但近20年来世界的数字化发展都属于元宇宙发展的进展 。 随着相关技术成本的降低 , 用户群的培养 , 该概念有可能在5至10年后迎来爆发期 。 元宇宙真正来临时 , 或许是人类的数字生活大于物理生活的那一刻 。
有风险投资界人士指出构建元宇宙需四大关键要素:可容纳同时在线人数的提升;能长久存在以吸引投资;活跃的虚拟经济;互操作性的标准和协议 。 这些前提体现出元宇宙的一些主要特征 。
一是“去中心化”的开放平台 。 元宇宙的构建非一两个巨头所主导 , 也远非现在所流行的某款游戏或某个社交软件 , 而是一套能让所有应用程序与数字世界附着其上的生态系统 , 由不同国家、用户、企业等共同商榷框架规则 。
二是融合现实 。 元宇宙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 , 若脱离现实世界的物质支撑将难以存在 , 也不会取代现实世界的存在 , 反而会成为现实世界的补充 。 现有的财富、社交、身份等一切信息 , 未来都可能在元宇宙中进行深度融合 。
三是持续演变 。 元宇宙从混沌的散点开始 ,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据的丰富、用户的增多、资本的积累、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 , 以及社会的发展变化 , 不断进行自我更新、设计、完善、淘汰 。
元宇宙演变为业界高度关注的投资风口 , 首先是因为多领域技术齐头并进 , 为元宇宙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元宇宙是当下多种尖端科技的超级综合体 , 先进科技充斥整个产业闭环 。 如 , 其内容生产依托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其存储和认证机制运用区块链技术;其数据处理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其网络环境构建依托5G技术;其虚实交互与联通运用人体感知、3D渲染、拓展现实、脑机接口、可穿戴、机器人技术等 。 这些技术当前均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 为元宇宙的发展积累了技术基础 。
其次是数字生态的迭代和渗透需求 。 用户数与用户需求决定了数字生态利益体量 。 数字生态的开发方需要不断创造新的用户和用户需求 , 不断利用新技术提升数字生态的渗透广度和深度 。 在智能手机所孕育的数字生态基本达到极限后 , 开发者需要寻找新的途径打破智能手机在物理层面上的限制 , 进一步提升数字生态渗透率 。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 , 数字技术与现实世界的结合变得更加深入 , 如果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对人进行新一轮赋能 , 增强人通过数字化平台感知世界、链接世界的能力 , 对于生产力将带来新一轮革命 。 元宇宙从概念上 , 符合数字生态迭代渗透与融合现实的目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