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盐城11月29日消息(采访人员王锡斐 通讯员王璐 杨九华)红帆学习社 , 红色激情荡漾 。 日前 , 适合各地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人士阅读的新编《弶港“红帆岁月”故事集》 , 亮相江苏省东台市第二实验小学“红帆学习社”书香室 , 由共青团东台市委创新推出 , 东台市第二实验小学布展运作的“红帆学习社” , 从名称、场景到课程 , 在江苏独一无二 。
这座“精神家园”“基因摇篮” , 精心设计了“五个一”红色课程 , 即:走一条红帆英模之路 , 读一本“红帆岁月”故事集 , 观一批“红帆岁月”珍贵文物 , 看一场“红帆颂”文艺演出 , 牵一回红帆船上的向海风帆 。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 , 始发于江苏东台弶港 , 横跨一江两海(即:长江、东海和黄海)的红帆水路 , 留下了感天动地的海魂背影 。 从贫苦渔娃到“海上蛟龙”的孙二虎 , 从黄海滩上听涛候帆到入朝参战的女英雄林帼光 ,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 牵帆把舵九年间 , 荣获“渡江一等功臣”的仲续华等一大批“党指向哪里 , 就远征哪里”的英模人物 , 让漫步红帆英模之路的学员们真真切切触摸到牵帆先辈们喷溢着的生命浩荡的底气 , 追帆英烈们聚散着的追寻光明的力量 , 护帆将士们演绎着的驱赶豺狼的传奇 。
被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的将军们深情唤称为“红帆校长”的王志耘 , 指导新编的《弶港“红帆岁月”故事集》 , 以不同叙事角度和讲述风格 , 呈现的数十个动人故事 , 将像一粒粒红色火种播撒在来此学习的学员心田 。
“红帆学习社”拥有一座“新四军海防团纪念馆” , 参与布展的该校工会主席杨卫东表示 , 馆藏的红坛子 , 还有斧子、刨子、锯子、凿子等造船工具 , 见证了“红帆岁月”老区人民“心向共产党 , 拥戴子弟兵 , 舍家忙支前”的“鱼水深情” 。
红色文艺 , 传递家国情怀 。 “红帆学习社”艺术团 , 自编、自导、自演了《红帆颂》主题节目 。 《舞台剧:弶港保卫战》《朗诵表演:映滩红》《歌伴舞:绣红帆》等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红色文艺 , 将使观看的学员们进一步明白“红帆岁月”里 , 这是“将士们民族生存大于天 , 蓝天厚土重于山的家国情怀;是英烈们只缘碧血浓于水 , 换取潮滩曙光照的离别心声;是乡亲们生死相依打东洋 , 三水百沙不可丢的脊梁意志” 。
“红帆学习社”拥有的“红帆广场”上静卧的当年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的指挥船“咸菜瓢”和孙仲明团长的指挥船“美人缸” , 将让来此学习的学员们在亲手牵帆喊海中 , 感叹红帆海的“北斗”定向 , 红帆船的远征传奇 。
【盐城东台:启动红色基因摇篮“红帆学习社”】共青团东台市委书记徐文娟表示 , 少年强 , 则中华强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为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指明了方向 。 红帆学习社 , 是为广大青少年量身定制的充电平台 , 润心课堂 , 将常态化开放 , 实景化授课 。 以此涂亮青春底色 , 点燃赶考豪情 , 让一棵棵“梦之芽” , 一株株“梦之树” , 成为华夏大地的“诗与远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