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领先对于显示企业尤为重要 , 维信诺通过业务分层、异步开发的技术创新体系 , 保持量产技术、产品技术、新技术、前沿技术的领先 , 以及在生产线应用、产品开发、技术研发等业务阶段的领先 。 例如在刷新率方面 , 维信诺以在2019年推出90Hz、2020年推出144Hz、2021年推出165Hz等量产终端持续保持业内领先 , 并持续研发240Hz等技术推动显示画质提升 。
与此同时 , 柔性AMOLED应用开始向中尺寸领域拓展 , 平板、笔电和车载等中尺寸需求增长迅猛 。 根据Omdia数据 , 预计2024年 , AMOLED在中尺寸的需求占比约提升至15% , 2025年为20% 。 维信诺中尺寸研发聚焦低重量、高寿命、低功耗、集成化和高画质等方面需求 , 将很快推出新一代中尺寸创新产品 。
敢创新再进阶 Micro-LED补充微小屏和巨屏显示
维信诺是一家敢于“向未来投资”的企业 , 敢于下先手棋和探索无人区 。 面向未来显示 , 维信诺将Micro-LED作为未来面向微显示、小尺寸显示 , 以及大尺寸TV 显示的先进解决方案 。 具体来看 , 在玻璃基Micro-LED技术路线方面 , 公司未来将重点布局高端电视、车载显示和智能可穿戴 。 在硅基Micro-LED技术路线方面 , 则会重点布局AR显示 。 与目前成熟的其他技术相比 , 硅基Micro-LED具有体积小、像素密度高、亮度高等优点 , 在AR应用中具备核心竞争力 。
维信诺创新研究院院长李俊峰在大会上表示 , 维信诺敢创新的勇气源于对产业规律的准确把握 , 以及对技术的正确判断 。 众所周知 , Micro-LED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之一 , 其亮度范围、寿命、色域都能达到较高水平 , 可以满足未来消费者对显示本身的高性能需求 , 产品领域从巨屏显示一直覆盖到微型显示 。 同时 , Micro-LED显示中的像素可以独立封装 , 配合可拉伸材料和器件设计 , 能使终端产品实现折叠、卷曲和拉伸 。 应用侧边走线和无缝拼接技术 , Micro-LED显示还可实现任意像素比、任意长宽比的拼接 , 拼接缝隙小于200微米 , 在观看距离内人眼无法识别 。
敢于下先手棋的维信诺 , 从2017年就开始Micro-LED的前期研究 , 2020年成立辰显光电 , 以领先业界的产线建设速度 , 率先建成中国大陆从驱动背板、巨量转移到模组全覆盖的Micro-LED中试线 , 也是目前仅有的一条全制程Micro-LED中试线 。 利用这条全制程产线 , 辰显光电开发出中国大陆首款视网膜级像素分辨率的Micro-LED可穿戴样品 , 1.84英寸产品的像素密度达到326PPI , 在亮度、寿命、色域等方面都具备优势 。
在可量产关键技术突破方面 , 辰显光电自主开发的巨量转移技术 , 良率已达到99.5% , 效率达到600万颗LED/小时 , 代表着目前中国大陆巨量转移的尖端水平 。 同时自主开发基于LTPS工艺的数字驱动解决方案 , 提升显示画质和降低功耗 , 完全适配Micro-LED的高性能显示 。
高端电视也是辰显光电重点关注的方向 , 目前已开发出中国大陆首款高端TV用的可拼接Micro-LED单屏样品 , 像素密度为50PPI , 产品尺寸为4.82英寸 。 其中可量产的关键技术开发包括玻璃基双面LTPS-TFT背板工艺 , 以及让边框达到微米级水平的侧边走线技术 , 真正做到显示产品的无缝拼接和自由扩展 。
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 , 辰显光电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进展顺利 。 截至目前 , 公司持有专利申请676件 , 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到96.7% , 并针对量产关键技术进行针对性布局 , 为未来在全球的竞争奠定技术基础 。
补产业链短板 协同创新共赴星辰大海
当前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关键核心技术仍在加速迭代 , 新型显示产业更需乘势前进 , 而显示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链的每一份子共同努力 , 强化科技创新 , 提升产业链韧性 , 打造产业集聚 。 相比过去 , 中国显示企业如今在全球市场中已具备更强的综合实力和创新引领力 , 同时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 , 可以为新产品新技术迭代提供应用场景 , 因此 , 拥有“承上启下”天然优势的产业中游面板公司 , 需要更好发挥提升上游产业链韧性的作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