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汉字有多美?每个字,都有一个生动故事!( 二 )
----【涨姿势】汉字有多美?每个字 , 都有一个生动故事!//----
"multi_version":false
生态没有被破坏的时候 , 布谷鸟每年四五月间要从山里出来 , 到川西平原顾看当地人 , 它们站在门上往里瞧 , 口里叫着“bubububu , bubububu , 快点苞谷 , 快点苞谷 。 ” 这就是“顾”字 , 一个字里面满满的人与自然亲密互重 , 田园山光相生相应 。
古人将布谷归为鸠的一种 , 叫四声 , 还有叫三声的杜鹃 , 学者流沙河先生能模仿好几种鸠的叫法 , 他听得多 , 学得用心 。 研究先民造字 , 要对天地万物都有体察 , 听流沙河摆汉字的龙门阵 , 就像听一台超级电脑哗啦哗啦地翻阅百科全书 , 千古谜题应声而解 。
不过布谷鸟可不是来顾看人的 , 更不会站到门上 , 都是人的美好想象 。 先生说 , 是因为农历四月间 , 平原上的松毛虫正好吃 , 布谷鸟来 , 吃饱了松毛虫好回去繁殖后代 , 完全是另一种生生不息的情景 。
“但是人类他有这种想象 , 他有这种移情 , 他有这种本能 , 所以就构成了艺术 。 所以艺术发自人性 , 他用他自己的心去揣测那一只鸟 , 认为鸟是怀着善良的意愿 , 对我们有感情 , 每年这个季节 , 像看亲戚朋友一样要来顾看我们一下 , 站在我们门上 , 要看我们正在里面吃饭 。 ”
与流沙河先生刚见面 , 我们慌张地要介绍自己 , 先生说不急不急 , 把你们的名字一个一个写下来 。 照办 。 后来果然被一一解字 。 解字如此郑重 , 我们由此能重新认识指向自己的符号 , 推测祖先造它们时的思虑和心情 。
昔者苍颉作书 , 天雨粟 , 鬼夜哭——有东汉人说出现此象是因文字乃诈伪萌生之源 , 但流沙河先生更相信这是富足和光明之始 。
但毕竟造字之事久远难考 , 现在的人难免因此失所 。
比如“井” , 我的生活中已少有水井 , 但幼时在“米井街”住了十多年 , 见这个字也颇亲切 , 但已少有人知道它最早的面貌 。
《说文解字》说“井”是象形字 , 象构翰形 , 翰就是井上木栏 , 可哪有人在井边架围栏的呢 。 直到1977年 , 考古队在甘肃发掘出一口古代的井 , “嗨呀 , 恍然大悟!”流沙河先生感叹 , 仿佛发现这口井就是刚才的事 。
原来中华民族发源于西北 , 但此处土壤松散 , 打井方式也须与众不同 , 要先在水源周围挖一个宽阔的坑 , 防止流沙下落 , 然后用木条包围水源 , 搭成井字 , 并用粘土填满木条间的空隙 , 直至与地表同高 , 最后回填挖开的大坑 , 才有了个成形的井 。
囧可不是一脸苦逼的意思 , “你们乱把字理解了 , 这个明明就是窗嘛 。 ”流沙河先生说 , 囧象窗形 , 月照东窗即为明 。
造这个字的古人 , 是记录了一种特殊的感受:他们没有电灯 , 夜晚屋里黢黑 , 有时月亮出来照到东窗 , 屋里突然一下就明亮了 , 那感觉之强烈 , 于是写下“明”——这根本就是艺术创造的身心过程!
而至于白天这样明亮 , 至于日月很亮地挂在天上 , 那自不待言的 , 反而不值得古人为之创造了 。
“明”是月照东窗
先生又见我们那么爱艺术 , 就带我们看艺术的起源 。
“艺”最初是画的一个人在耕种 , 培育植物 , 不过草头到是后来加的 , 后来还加了土 , 还加了云 。 云是说话的意思 , 因为孔夫子开设了六门课 , 叫六艺 , 孔夫子的时代说话也已经是一门技艺了 , 那时的古希腊人也在专门学它 。
所以“艺”一开始只有农艺 , 发展了手工业又有了“工艺” , 后来又有“武艺”、“曲艺” , 直到最近 , “艺”才和“术”结合 , 成了美而无用之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