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汉字有多美?每个字,都有一个生动故事!( 四 )

流沙河印象极深的还有祖辈留下的一副楹联 , 用规矩的馆阁体书写 , 挂于正厅 , 勉励后人 。 上联是“读书好 , 耕田好 , 学好便好” , 下联是“创业难 , 收成难 , 知难不难” , 就是最普通的士绅阶级对后代的期望 , 但它又是那么好 。

流沙河说:“这一副楹联 , 内容很平常 , 字也写的很老实 , 他就用古代写公文的那种、也是很多人最看不起的那种馆阁体 。 小的时候就想 , 这个字也不丑 , 但是看着不像有些匾写的那么好 , 不懂这中间的道理 。 后来老了大了就晓得 , 他根本不是教你来欣赏这个书法 , 是教你来领会内容的 , 那么就不能够去追求艺术 , 把人的注意力往旁引了 。 这就构成内容跟形式的一种协和 。 这个是美 。 所以现在有些人说书法是一种笔墨形式上的趣味 , 与所书写的内容无关 , 我不赞成 , 因为我的经历、我所受的教育都不是这样 , 所以哪怕那个主张很有道理 , 但对我来说是很难接受了 。 ”

说到美 , “很多人说美 , 但是很多人不晓得 , 没有一个东西能单独抽出来 , 拿给你说 , 这就叫美 。 美是拿不出来的 。 比如苏东坡的某一副书法 , 写得很好看 , 但如果单独把中间某一个字抽出来欣赏 , 说这个字了不起啊 , 这个是苏东坡的 , 人家觉得你的话也对 , 但不心服 , 因为单独看 , 看来看去也看不出一个名堂 。 就有些人把苏东坡某一个字拿出来 , 来详细教你这一个字该怎样写 , 我反正觉得 , 这都不是艺术 。 只有当那一个字放到整幅字里面 , 你再看 , 哎呀你就觉得你理解了:当初在写这些的时候啊 , 他心头有这样的感情波动 。 ”

先生家中亦挂有书法 , 但很少 , 也都不大 , 其实最具人情和趣味的书法 , 都被垫在了流沙河家的餐桌上 , 有的还浸了油渍 。

曾听说过认为字纸有灵而敬重至不敢用它包裹或铺垫的人 , 甚至专门设炉焚毁 , 甚至要时时供奉 。 相比之下 , 这样子被流沙河写下 , 又吸足油水而去 , 那些骨子里以羊肉好吃为“美”的中国字们更乐得安息吧 。 哈哈哈 , 先生只说自己从旧时代过来 , 节俭惯了 。 不好随便丢弃什么的 。

流沙河经历过民国、建国和革命的时代 , 眼见官方又为“国学”唱起了高调子 , 他说不必这样 , 说成国学太严重了 , 他们小学背了诗经孟子 , 初中就学《古文观止》 , 都不称之为国学的 。

旧时代的整个四川只有成都有一个国学院 , 聚了些长袍马褂的老夫子 , 教四书五经 , 学生就两三百 , 已经足够 。 因为国学在清代只指两种学问 , 一个是经史子集 , 另外一个就是音韵之学、文字之学、训诂之学 , 又叫小学 。 是当时的治国之本和习文之本 。

“现在政府要恢复这些很好 , 但是还要从踏实的地方做起 , 要从从前的小学入手 , 这个是进入中国古代典籍的门槛 。 ”

他喜欢给年轻人讲文字的造化故事 , 他要引起我们对汉字的兴趣:“第一 , 我们要知道古文字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第二 , 我们应该尊重它 , 第三 , 如果要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还得要研究古文字 。 ”

先生说 , 一个字中间就有历史、社会、科学、艺术 , 还有千变万化 , 宛如人生 。

前些天流沙河约了几位研究庄子的朋友 , 整整四个小时都讨论什么叫逍遥 , 结论是 , 庄子的逍遥太苦了 。

很多人没有读懂 , 庄子的逍遥是后退 , “《逍遥游》 , 前面说了那么多 , 没有用逍遥两个字 , 到快要结束了 , 才用了一次 , 他要把那一棵大树移到乌何有之乡 , ‘彷徨乎无为其侧 , 逍遥乎寝卧其下’ , 就是到了一种非现实的境界 , 这里有种想象出来的东西叫逍遥 。 ”

之所以想象 , 是因为庄子其实活得辛苦 , 官职卑微 , 生计艰辛 , 后来甚至要自己打草鞋卖 , 断不能整天愉快逍遥 。

所以他写 , 凡是活在痛苦中的人都描写快乐 , 庄子的理想就是这样 , 他知道人做到这样就能够从痛苦中解脱 , 所以他写解脱 , 他获得精神胜利——正是鲁迅等革命作家所不齿的精神胜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