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汉字有多美?每个字,都有一个生动故事!( 三 )
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光明与美之源 。
“艺”是种植
一套符号 , 包涵了我们的祖先如何日常生活 , 如何认识世界 , 如何相互交往 , 几乎就是我们的心智起源 。
汉字诞生之后的几千年中 , 它们又与中国人共同经历了许多更迭与变迁 , 许多读音与意义也多次被打散和重组 , 这之中许多是难以考证的演化 , 也有一些难以挽回的扭曲 。
“我看他们那些电视剧里头说‘尔等’ 。 ”先生哂笑 , “这个字古人不读er , 读ni , 就是你 , 就是英文You 。 读er可能都是明代以后了 。 比如后蜀的花蕊夫人的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 , 妾在深宫哪得知 。
十四万人齐解甲 , 宁无一个是男儿!
‘儿’要读ni , 成都人到现在都还读ni , 男ni女ni , 就是男儿女儿 。 ”多数方言都比普通话的音韵更有古意 。
“‘尔’字本来是一个穷人穿着草裙 , 嘿嘿 , 这个是我的这个解释 。 ”流沙河先生对一些字总有自己的解释 。
“尔”是穷人穿草裙
我们现在用的汉字 , 很多已经面目全非 。 他走到茶几旁 , 提笔写“儿” , 这是今天最可怜的一个字 , 好好的小儿 , 眼眉清晰 , 囟门未满 , 在简化的时候却被削去脑袋 。 先生说:“丑的很!”
小儿怎能没有头呢
还有“进” , 古体那么美 , 有飞翔之感 , 因为它不是从井 , 是从隹 , 是一只鸟 。
先生说这是古人在运用形式逻辑的归纳法 , 因为他们观察万物 , 发现唯有鸟的飞行只能向前不能后退 , 所以“进”就会了“鸟”和“走之”的意 , 就是说古时“进”只有前进没有进入之义 。
“但现在简化成这样子 , 是什么意思?哦 , 进 , 就是一口井 , 往前面走 , 轰!就落到那个井里头 , 太滑稽了 。 ”
只是简化字根基已深 , “早在延安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造简化字 , 一九四九年建国就定下来 , 当初定的是要废除汉字 , 全部用拼音文字 , 要废除汉字……”先生说道这里沉默半响 。
\"进\"是鸟只能往前飞
流沙河先生确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已体验到汉字中的美 , 及至从心所欲不逾己之后才来谈起 。
学龄前的流沙河 , 在家中的匾额和楹联上见了好些字 , 也见了好些字体:从“国恩家庆”到“山海年长” , 从苍劲的草书到规整的馆阁体 , 他都铭记于心 , 此间又萌发出种种感受 , 后来随岁月日渐丰盛 。
“那个时候一个小孩子没有接触任何艺术学 , 但是已经感受到 , 第一 , 艺术就有多样性 , 光是写这些字的笔画 , 就有的硬、有的柔、有的扁、有的圆 , 都不同 , 但是都很美;有些字它是行书 , 还缺了很多笔 , 当然小娃娃看到就觉得非常陌生了 , 行书的趣味是要人比较成熟以后才能够接受的 , 但是这些字 , 看久了也还是觉得美 。 这一些感受 , 一个小孩子说不出来 , 但是他心头明白了 。 第二 , 小娃娃知道这些不仅是字 , 还组成文 , 文中间还有某种意思 , 当时还不懂 。 以后懂了这些意思 , 再来结合这些字 , 就更是美 。 ”
几十年以后 , 流沙河到了山海关 , 远远地又看到了“山海年长” , 这四个字也曾在家中匾额上 , 是流沙河的汉字启蒙材料之一 , “后来到那个环境再看 , 嚯 , 就觉得 , 太好了 。 原来这个字是人家刻在那个崖石的 , 非常雄气 , 山海年长 , 哦 , 恍然大悟 。 而且同时也就感谢起我的童年 , 还没有读书就把这四个字谙熟于心了 , 我几十年后走到这里 , 恍然大悟 , 这四个字是这样来的 。 感觉十分强烈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