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猫鼠游戏”结束了!2亿刚需在旁观,17亿平米难再现( 二 )

为啥?父母、祖父母、亲戚朋友 , 兜里都没钱了 。

2015年 , 可以靠自己的积蓄和低首付手段买房 , 大不了就借点钱 。

2016年 , “六个钱包”也可以适当动用一下 , 为子女圆一个在大城市安家的梦 , 父母吃点苦无所谓 。

2017到现在 , 家族里的“钱包”被掏的也差不多了 , 房价高位运行 , 没“十二个钱包”就别想买房的事 。

现在的楼市 , 正应了那句老话:能买得起的早买了 , 买不起的还是不会买 。

话说回来 , 再低迷的气氛 , 也改变不了房地产的支柱地位 。

存量市场中 , 既有人吃肉 , 也有人喝汤 。 有的地方人气爆棚 , 也有城市无奈掉队 。

恒大连续在9月、10月取得历史最佳业绩 , 碧桂园也紧随其后 , 单月业绩动辄大涨40%以上 , 说好不再拿地的融创 , 依然一边促销、一边“接盘” 。

王石前天在新书发布会上演讲 , 有意无意的说了一段话 。

“2019年大家都觉得房地产更不好过 , 我已经离开两年了 , 只能这样说 , 到时候看看万科的年报 , 根据我掌握的信息 , 公布的年报非常好 。 ”

这段话一出来 , 周一资本市场闻风而动 , 地产板块一骑绝尘 。

同样是降价促销 , 大鳄们过得很滋润 , 可以把财报做的很靓丽 , 同行们却接连倒下 。

截至11月20日 , 房企破产数量已经高达446家 , 平均每天就有1.5家房地产企业倒地破产 , 创下历史记录 。

自2017年至今 , 已有多达20余家长租公寓因资金链断裂、经营不善而宣告破产 。

不光是房企的分化 , 人口流动也是如此 , 好的越好 , 坏的越坏 。

第一财经日前统计了31个省份2018年常住人口数据 ,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做了个对比 。

近9年来 , 有14个省份人口增量超过200万人 , 7个省份超过300万人 。

其中 , 广东增量最多 , 达915.7万人 , 超过第二名和第三名增量之和 。

但是 , 东北的情况跟有点不乐观 , 黑龙江减少58.1万 , 吉林减少42.1万 , 辽宁减少15.3万 。

更令人意外的是江苏 , 近几年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保持低位 , 人口增幅还不足3% , 对比广东和浙江低了不少 , 不知道是不是前两年苏州“产业升级”的缘故 。

调控的高压不会再改变 , 指望收紧再放松式的“猫鼠游戏”已经结束了 。

存量的房地产市场 , 带来的城市、人口、资金、行业分化 , 会越来越明显 。

最近 , 经济学家李迅雷发了一篇报告 , 其中提到了一个观点:房地产的年销售面积 , 很难再达到17亿平米的水平 。

他认为:不看库存堆积、追涨杀跌的逻辑和数据 , 我们就讲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 我国连续三年的17亿平米的房地产销量 , 对应到住宅 , 每年解决4000多万人的居住问题 , 而当前每年城镇的新增常住人口不到2000万 , 17亿平米的销量又能维持几年?

我觉得 , 销售面积的规模下降是必然的 。 因为一二线的单价高 , 而三四线的库存多 。

今明两年 , 房地产的销售金额肯定还能达到15万亿以上 , 因为大城市的房产市值还会攀升 , 贵的依然很贵 。

销售面积却很难再重复2015-2017年那样的盛况 , 各地库存的再度挤压 , 土地流拍增多、溢价率的下降 , 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

不光是中西部的三四线城市 , 那些沾着都市圈的光 , 蹭着高铁、轻轨规划等概念的大都市远郊 , 也会是一样的命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