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购物中心的商铺,为何会血本无归?4大问题揭开奥秘( 二 )

第二类\"自持+小产区\"模式 , 就是一部分由开发商自持 , 同时拿出项目的一部分出售给散户投资人 。 这一类的项目 , 有成功的案例 , 也有失败的案例 , 因此 , 投资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现在国内很多商业地产开发商都以这种模式为主 , 比如万达广场 , 吾悦广场 , 宝龙广场等 , 自持一部分、销售一部分 。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 , 主要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 , 往往通过销售部分商业物业回笼资金 , 补给项目滚动开发 , 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 大部分情况下 , 他们会把最好的那一部分物业留在手里 。

这三种购物中心 , 第一种由于全部自持 , 便于统一规划、布局和调整 , 也便于后期的经营管理 , 因此生存能力最强;第二种业态 , 就是全部小产权模式 , 除非极好的地段与项目 , 一般不建议投资;第三种模式 , 可根据每个城市、地段、项目、开发商等总体情况 , 做综合判断后进行谨慎投资 。

03

笔者曾在找商铺的专栏文章中 , 对四类商铺的投资提出警告 ,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购物中心商铺 , 这是一种投资风险极高的商铺类型 。 但是 , 它也有一个好处 , 如果投资选对了项目 , 商铺的增值潜力也很大 , 投资回报率远比社区商铺来得高 。 我们常说 , 高风险、高收益 , 体现在购物中心的商铺中 , 可谓非常恰当 。

随着每个城市购物中心不断增多 , 现在好项目越来越难找 , 反应在商铺投资上 , 越往后投资风险就越大 。 投资这一类的商铺 , 一部分要靠眼光和经验 , 一部分是靠天吃饭 , 也就是赌运气 。

购物中心开发过猛 , 各个城市存量商业过剩 , 是造成投资高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 比如说 , 一个100万人口的城市 , 按照人均商业面积 , 可能100万的商业体量已经足够了 , 现在开发了20个大型购物中心 , 每个都在10万以上大体量 , 加上传统零售业、各区域各地段的商业零售网点 , 导致人口无法支撑所有的商业 , 必然有一部分商业要死亡 。 最后 , 可能是10个购物中心存活了下来 , 这其中 , 可能有两三家购物中心特别火爆 , 剩余七八家略有盈利或勉强存活 , 而其余的10家 , 就得长期亏损 , 直至最后关门倒闭 。

在城市商业过剩的情况下 , 购物中心的商铺就要非常谨慎投资 。 通常情况下 , 这类城市中活得特别好的购物中心 , 基本上都是自持模式 。 然后 , 经营一般的、经营惨淡的 , 甚至最后倒闭的 , 如果作为商铺投资者 , 最后能够淘金成功 , 大概也只有20%左右的概率 , 大部分人的投资最后可能都无法达到正常回报 , 甚至亏本 , 因此 , 后悔这是必然的 。

比如 , 作为商业第一品牌的万达广场 , 在不同城市却有不同的命运 , 有些城市的万达生意清冷、人流稀少 , 比方说马鞍山、扬州、东营、九江、江阴、哈尔滨等 , 更有甚者 , 像长白山的万达广场 , 投资230亿元就整个烂在那里 。 也有一些万达生意很火爆 , 如泰州的、徐州的、连云港的 , 生意都很不错 , 有些甚至成了整个城市最热闹的商圈 。 究其原因 , 有多方面因素 , 但是 , 跟城市商业开发是否过多、商业体量是否过剩是有直接关系的 。 这些生意火爆的万达 , 其所属的城市大型规模的综合体往往比较稀缺 。

那么 , 判断购物中心商铺能否投资 , 是否有些方法和技巧呢?有 。 除了笔者前面所提的\"靠天吃饭\"——赌运气以外 , 剩下的就是靠投资商铺的技能了 。 当前 , 国内购物中心主要存在四大问题 , 投资购物中心的商铺 , 如何避开这里面的很多暗坑 , 我们就从这四大问题讲开始 。 本篇讲的是第一个问题:商业开发太多、存量过剩的城市要谨慎投资 。 下一篇文章 , 将会说到购物中心存在的第二个大问题 , 持续更新中 , 请继续关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