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上市公司陆续退出K9业务 转型尚在探索阶段
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梅双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 , 教培时代的大幕正缓缓落下 。 最近半个月以来 , 包括新东方、好未来、高途教育、学大教育在内的多家教培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业务 。
退出K9业务后的教培机构纷纷自救 , 另谋生路 , 其中 , 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为转型的主要赛道 。 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发现 , 上海地区一些学科类培训机构已撤出租金较高的主流商圈 , 培训内容也改头换面 , 学科类培训被戏剧演说、编程实验、绘本阅读等形式取代 。
“我们现在主要做的就是先保命 , 稳住阵地 , 然后同时探索新的方向 , 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 ”一位A股教培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 , 目前 , 不少教培公司的转型仍处于摸索阶段 , 而市场接受企业的转型也需要一个过程 。
K9业务陆续退场
近期 , 各大教培上市公司纷纷发文告别K9学科类业务 。 11月13日 , 好未来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 , 好未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将于2021年12月31日开始停止 。 好未来成立于2003年 , 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 目前 , 好未来旗下拥有学而思培优、学而思网校、学而思1对1等品牌 。
无独有偶 , 11月15日 , 新东方公告表示 , 计划于2021年底前全国所有学习中心不再向幼儿园至九年级学生提供学科相关培训服务 。 同日 , 高途集团在官方微博上称 , 为了落实国家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的各项要求 , 高途将于2021年12月31日结束在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即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 。 高途表示 , 接下来将继续运营其义务教育阶段之外的业务 , 并将重点转向其他教育产品和服务 , 加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以及智能数字化产品等多种业务的发展 。
A股公司学大教育也于11月15日发布了一条关于调整公司业务结构的提示性公告 , 公司计划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停止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在线学科教育培训业务 , 该计划预计2021年12月31日前生效 。 学大教育表示 , 公司在持续巩固既有高中阶段教育培训业务及非学科业务的基础上 , 着力丰富职业教育类、素质类、科技类等教育培训产品 , 积极探索和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
从各家教培上市公司公告来看 , 今年底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 。 一位教育行业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随着双减相关配套政策执行落地 , 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业务将大概率在今年年底前被剥离出上市公司 。
另一方面 , 教培机构在资本运作方面也有监管红线 , 即“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 , 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 , 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 。
迅速转换赛道“回血”
在行业风向变化之时 , 大部分教培机构或断臂求生 , 或谋求转型 , 寄希望于多条腿走路 。
11月11日 ,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直播中表示 , 新东方并不会关停 , 只是关闭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训业务 , 新东方起家的国际业务和大学业务都还在持续发展中 。 俞敏洪还表示 , 新东方未来计划成立一个大型的农业平台 , 几百位老师通过直播带货 , 帮助农产品销售 , 支持乡村振兴事业 。
为谋求新业务的发展 , 处置资产、退租等也是教培上市公司采取的“回血”方式 。 据俞敏洪透露 , 新东方将退租近两年新装修的1500余个教学点 , 这些教学点的装修费就花了六七十亿元 , 现在要退租 , 需支付违约金 , 再加上学费退款、离职员工工资等 , 是笔巨大的开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