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发布消息称 , 中国邮政发行《科技创新(三)》特种邮票 , 这套科技创新邮票共5牧 , 其中4枚内容选自中科院近年来牵头或参与的重大科技成果 , 包括“嫦娥五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揭示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古DNA揭秘中国史前人群迁徙动态与族群源流”等 , 另一枚邮票内容为“华龙一号” 。
《科技创新(三)》特种邮票以“十三五”以来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科技创新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为依托 , 选取中国近两年取得的5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 展示近年来中国多个科学领域的探索与成就 。 该套邮票采用现代手绘插画方式表现 , 由杜钰凯设计 。
邮票“嫦娥五号”表现“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实施无人月面取样的工作场景 。 作为中国迄今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 , 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中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 , 其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
邮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以中国首台具备全球海域载人进入能力的重要装备“奋斗者”号为主画面 。 2020年11月 , “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 坐底深度10909米 , 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 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邮票“揭示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通过蝗虫聚集、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A)化学式等场景画面 , 表现4VA是飞蝗群聚信息素这一昆虫学研究重大突破 , 该研究使蝗虫的绿色和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 。
邮票“古DNA揭秘中国史前人群迁徙动态与族群源流”以古今对比、DNA链、古地层等为表现元素 , 相关研究将中国史前人群遗传与演变历史直接呈现出来 , 填补了东方尤其是中国地区史前人类遗传、演化、适应方面的重要信息 。
邮票“华龙一号”以“华龙一号”为主画面 , 辅以质能关系式、核裂变等元素符号 , 该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
据介绍 , 自2017年起 , 中科院联合国家邮政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创作发行系列纪念邮票 。 2017年、2019年已分别发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二)》纪念邮票 , 其邮票内容包括: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探索一号”科考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嫦娥四号”、“体细胞克隆猴”、“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GV-971”、“中国散裂中子源”共10项 。
【“嫦娥五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科技创新特种邮票发行】来源:中新网(采访人员 孙自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