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新型变异株或由艾滋患者体内进化而来 世卫将其命名为Omicron

文章图片
图1/3
近日 , 据英国《卫报》报道 , 非洲南部国家博茨瓦纳发现新冠病毒的新变 , 且新冠病毒新变种在南非迅速传播 。 专家称 , 该变种病毒的威力很可能比现有的Delta病毒更可怕 。 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家巴洛克斯称 , 该变种可能从艾滋病患者体内进化而来 。
比利时26日证实 , 该国检测到欧洲第一例感染新变异病毒的病例 。 同一天 , 以色列报告一例感染新变异病毒病例 , 系从马拉维返以 , 归国人员中另有2例疑似病例 。 引人注意的是 , 博茨瓦纳和以色列卫生部都提到 , 上述感染者已接种疫苗 。

文章图片
图2/3
【新冠新型变异株或由艾滋患者体内进化而来 世卫将其命名为Omicron】“我们又回到熟悉的一幕:对一种变异新冠病毒日益担忧 。 ”英国广播公司(BBC)26日称 , 科学家们形容B.1.1.529是“可怕的” , 是他们见过的最糟糕的变异病毒 。 “它在变异上有巨大飞跃 , 比我们预期的突变要多得多 。 ”南非疫情应对与创新中心主任奥利维拉说 , B.1.1.529存在“不同寻常的突变群” , 共有50个突变 , 刺突蛋白上有32个突变 。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称 , B.1.1.529的突变数量是德尔塔病毒的两倍之多 。
英国《卫报》解释说 , 刺突蛋白是病毒的一部分 , 大多数疫苗都用它来启动免疫系统对抗新冠病毒 , 它也是“病毒用来打开进入人体细胞大门的钥匙” 。 出现“极其大量”突变的新冠病毒变体可能会绕开人体的免疫系统 。 英国《独立报》援引伦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巴洛克斯的分析说 , 新变异病毒可能针对免疫系统较弱、未获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攻击 , 从而在慢性感染期内令突变演化 。
此外 , B.1.1.529刺突蛋白的32个突变 , 在RBD区域(受体结合区域)的有10个 。 这是病毒与人体细胞首次接触的部位 。 相比之下 , 贝塔变异株的RBD变异位点有3个 , 目前仍肆虐全球的德尔塔有2个 。 BBC援引南非教授理查德·莱斯赛尔的话说 , “研究结果让我们担心 , 这种变异病毒可能更具传染性 , 增强了人际传播的能力 , 还能绕过部分免疫系统” 。 而与已经传播的其他变异病毒“非常不同” , 意味着基于原始毒株设计的疫苗可能没那么有效 。
当地时间11月26日 , 世卫紧急会议讨论新型变异毒株 。 会后世卫组织发布声明 , 将其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 , 并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 。 世卫组织说 , 到目前为止 , 新突变的全基因组序列不到100个 。 初步研究显示 , 该变异株含大量突变 , 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 预计几周才能确定其具体影响 。
根据定义 , “值得关切变异株”意味着该病毒已传染至多国 , 传染性和严重程度已经被证实或疑似存在显著影响 。 此前德尔塔(B.1.617.2)、阿尔法(B.1.1.7)、贝塔(B.1.351)和伽马(P.1)也被列入这一名单 。

文章图片
图3/3
世卫组织在声明中指出 , 南非于11月24日首次将其报告给世卫组织 , 首个感染该变异株的样本采集时间是11月9日 。 该变异株包含大量突变 , 其中一些令人担忧 。 初步研究表明 , 与其他“需要关注“的变异株相比 , 该变异株导致人体再次感染病毒的风险增加 。 目前 , 南非几乎各省份感染该变异株的病例数量都在增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