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社会发展到现在 , 我们不难发现 , 现代人的生活已经与计算机及其衍生的科学紧紧联系在一起 。 算法、数据、代码……90后与00后似乎天生懂得这些语汇 , 甚至成为了互联网的“原住民” 。
那么 , 在科学技术史的洪流中 , 是谁敲下第一行代码?谁是史上第一位程序员?用程序来运行计算机的奇思妙想又是怎样形成的?对于这些问题 , 商务印书馆的新书《埃达·洛夫莱斯:史上第一位程序员》 , 应该可以给出充分的回答 。
文章图片
《埃达·洛夫莱斯:史上第一位程序员》 , [英]克里斯托弗·霍林斯、[英]厄休拉·马丁、[美]阿德里安·赖斯 著 , 柯遵科、单雯 译 , 商务印书馆2021年8月版 。
幼时的埃达已经对数学产生很大兴趣
【史上第一位程序员,为何是这位女性?】本书共分为九章 , 第一章概述了埃达·洛夫莱斯所在时代的科学进步 , 尤其是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 , 为她的数学天赋做出注脚;二至九章回顾了埃达的成长历程 , 从她的数学童年讲起 , 到她与导师和同行业者的学术交流 , 以及最终写出第一套程序的过程和对后世的影响 。 作者展示了大量的档案、重要通信材料、数学模型和绘图等 , 为我们勾勒了史上第一位程序员埃达·洛夫莱斯短暂而又绚烂的一生 。 书中也有大量数学原理和公式 , 但译者通过准确而诗意的语言 , 将之融入具体的情节中 , 让看似高难的数学也变得平易近人起来 。 因此 , 在阅读时 , 读者可以将之当成一本人物传记 , 也可以当成一本数学科普读物 , 享受数学的神秘与奇妙 。
埃达·洛夫莱斯 , 1815年生于伦敦 , 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之女 , 自幼对数学兴趣浓厚 。 后虽成为尊贵的伯爵夫人 , 但她并不满足于夫人社交 , 而是与科学家交往甚密 。 哪怕生活在19世纪上半叶 , 当时的女性地位无法与今日相提并论 , 埃达还是用自身的努力在科学史上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 。 她编写的首套“程序”于1843年发表 。 她也因此常被称为“第一位程序员” 。
作者在为埃达作传时的最大特点 , 不是简单按照时间线叙述埃达的个人经历 , 而是将她时时刻刻放在所处的时代之中 , 用历史的眼光考量女性科学家在当时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
本书的第二章的题目是“数学童年” 。 而在这之前 , 作者描绘了一个科学的时代 , 甚至可以称之为“数学时代” 。 那时 , 不仅是科学精英 , 而且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 , 不论男女都热衷于了解新思想 。 特别是数学的地位日益提高 , 人们逐渐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它在研究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中所起的作用 。 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年轻人 , 都学过代数 , 会解简易的方程 , 或是在天文观测过程中接触过几何学 。
埃达就是成长于这样一个数学时代 。 幼时“聪慧开朗”的埃达已经对数学产生很大兴趣 。 五六岁时 , 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她已经可以做五六行数字的求和 , 计算过程有条不紊 , 准确无误 。 ”十岁时 , 她在与母亲的通信中就开始请教“三数法则”(即等比关系) 。 十二岁时 , 埃达开始接触欧几里得几何 , “觉得有趣极了” 。 虽然她承认“有点害怕定理” , 但她也下定决心“尽我所能 , 大胆地战胜它们” 。 作者用很多细节证明:埃达是一个聪慧、好奇又顽强的孩子 , 她注定会继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 , 并乐在其中 。
长大后 , 在给母亲的朋友威廉·金博士的求助信中 , 埃达表达了她学习纯数学课程的渴望 , 其中要包括算术、代数和几何 。 因为她并不满足于当时惯用的学习方法——通过死记硬背欧几里得几何学的部分内容来应付考试 。 埃达还结识了玛丽·萨默维尔 , 后者大概是当时英国仅有的能靠数学赚钱的女性 , 也是首批入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女会员 。 哪怕在结婚之后 , 埃达与萨默维尔也维持了很长时间的通信 。 作者提及这些人 , 固然是要表现埃达的杰出 , 但在那个时代 , 即使埃达拥有财富、地位和独立的思想 , 还有一位支持她的丈夫相伴 , 甚至与同时代的男性和女性科学精英交往甚密 , 她还是受制于当时的社会和家庭对她的期望 , 不得不仰仗朋友才能获得科学教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