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缘何迎来大爆发?人类会同时活在现实和虚拟空间吗?

“元宇宙”缘何迎来大爆发?人类会同时活在现实和虚拟空间吗?
在美国硅谷门洛帕克市 , 社交媒体脸书公司总部门口标志性的“点赞”手形图标最近已悄然换成了希腊字母“Meta”标志 。 “Meta”原意是“超越” , 当它和“宇宙”组成“元宇宙” , 即代表“一个超越宇宙的世界” 。 今年以来 , “元宇宙”已成为国内外诸多科技巨头追捧的热门概念 。 超越原有的2D屏幕 , 转向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沉浸式体验 , 打造一幅更大的社交“元宇宙”图谱是脸书的雄心 。 未来 , 人类会同时生活在现实世界和科技公司建构的“元宇宙”虚拟空间中 , 成为两栖物种吗?
【“元宇宙”缘何迎来大爆发?人类会同时活在现实和虚拟空间吗?】“元宇宙”缘何迎来大爆发?人类会同时活在现实和虚拟空间吗?
文章图片

“元宇宙”标志牌
由科幻走入现实
“元宇宙”本是起源于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概念 , 而今年3月美国游戏公司Roblox的上市彻底引爆现实中的“元宇宙”热潮 。 玩家可在Roblox云平台上自由开发各种小游戏 , 这种“开放生态”是其被视为“元宇宙”概念股的主要原因 。 随后 , 该概念受到国内外科技巨头和市场热捧 , 各路资本争相跑步入场 。
约30年前 , 美国科幻作家尼尔·史蒂芬森的小说《雪崩》创造了“元宇宙”概念 , 指代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 。 小说主人公阿弘是一名比萨外卖员 , 现实中与人合租于狭小的仓房 , 但当他将自己接入“元宇宙” , 便入住虚拟豪宅 。 在“元宇宙”中 , 人人都拥有自己的数字化身 , 长达6万多公里的赤道大街永远灯火辉煌 。
电影《头号玩家》更直观地给观众展示了“元宇宙”的实现形式 。 戴上VR头盔进入“绿洲”虚拟世界 , “绿洲”拥有一个完整运行的虚拟社会形态 。 主人公不仅能“所见” , 还能“所感” , 通过体感套装可感知虚拟世界中因冲突引发的身体疼痛 。
Roblox首席执行官巴舒基提出了“元宇宙”所需具备的八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 。 基于巴舒基的标准 , “元宇宙”应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 , 拥有完整运行的社会和经济系统 。
缘何迎来大爆发
业界普遍认为 ,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 , 距离被称为“虚拟现实”元年的2016年已过去5年之久 。 所谓的“元宇宙”元年 , 会是“新瓶装旧酒”吗?人们或许可从相关科技公司的战略规划中窥见一斑 。
扎克伯格曾表示 , “元宇宙”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继任者” , 称脸书将在今后大约5年内 , 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变成一家元宇宙公司” 。 他还宣布5年内在欧盟国家雇用1万名高技能人才打造“元宇宙” 。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5月也宣称 , 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企业版元宇宙” 。 游戏《堡垒之夜》的制作公司表示已筹资10亿美元 , 将用于开发“元宇宙”相关产品 。
各公司塑造“元宇宙”的方式多种多样 。 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开发实时仿真和协作平台 , 用于探索“元宇宙” 。 日本VR开发商Hashilus 8月则开放“元宇宙”浏览器 , 允许用户直接从网络浏览器进入一个有大量实时在线参与者的虚拟空间 。
“技术渴望新产品、资本寻找新出口、用户期待新体验” , 这是“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大爆发的主要原因 。 从需求层面看 , 新冠疫情减弱人们在现实世界的联系 , 加强了在虚拟世界的交互需求 。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指出 , 新冠疫情隔离政策下 , 全社会上网时长大幅增长 , “宅经济”快速发展 。 从技术层面看 , 技术的发展为“元宇宙”提供了可能 。 其中 , 尤以AR、VR等交互技术和硬件设备最为关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