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向未来》新版MV制作团队谈创作:拍出全北京迎冬奥的热乎劲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都需要爱 , 大家把手都牵起来……”这些天 , 打开各类社交软件 , 一段段手势舞带着洋溢的热情扑面而来 。 无论文娱、体育等各领域的公众人物 , 还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 , 大家都在尽情表达对冬奥的无限期待 。 11月15日 , 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制作、青年演员易烊千玺演唱拍摄的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新版MV正式上线 , 至今已经掀起了全民参与的热潮 。
在本版MV总导演、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中心节目管理科副科长白鸥看来 , 这是一次特殊且难忘的创作经历 , 由台领导亲自带队 , 导演团队和宣推团队共同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完成 。 起初 , 经过了多个方案的对比筛选 , 导演团队提出了三维虚拟与实景场景结合的设想 , 比如运用后期技术把国贸附近的道路变成冰面 , 进而将整个北京市打造成冰雪大联欢的美丽世界 。 不过 , 这套方案在再三推敲后被放弃 。 “我们需要采用更加具象的表达 , 需要城市中的人间烟火 。 ”大家反复揣摩“一起向未来”的含义 , 什么是“一起” , 什么是“向未来”?台领导对大家强调 , 一定要采用独特的视角 , 去关注平凡百姓 , “要拍出全北京迎冬奥的热乎劲儿 。 ”
《一起向未来》新版MV以观察者易烊千玺的视角开启 , 观众跟随他的脚步 , 推门进入一间展览馆 , 许多与冬奥相关的工艺品错落陈列 , 一次次的触碰与欣赏 , 连缀起首都公共文明引导员薛莹、奥运收藏家张文全、折纸艺术家刘通、冬奥“战服”制作者刘莉团队、北京和张家口赛区志愿者等十余个鲜活的故事 。 也许就专业水平而言 , 普通市民制作的工艺品并没有那么精致细腻 , 但那份独有的真实质朴 , 正是MV最想保留的品质 。
这些线索有的来源于已有的新闻报道和多年的采访资源积累 , 也有的来自大家的口耳相传 , 在整理过程中 , 宣推团队提供了大量素人故事创意 , 并用最快速度进行了仔细筛选 。 从前期沟通到预约拍摄 , 一组拍摄对象要用4到6天 。 前段时间 , 各地疫情反复 , 种种协调对接的环节变得更加繁琐 , “经常到了前一天晚上 , 才知道第二天到底要拍谁 。 ”为了保证进度 , 30余人的拍摄团队分为3组共同行动 。 “一般来说 , 每个组应该有25人 。 ”白鸥介绍 ,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 , 拍摄团队做了人员精简 , 这同时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
拍摄期间 , 北京降下了今冬的第一场大雪 , 洁白晶莹的冰雪美景 , 也是MV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 。 “这一次 , 我们放弃了一些特别耳熟能详、一眼就能看出是哪儿的标志性场景 。 ”大家把镜头对准了天坛公园里玩雪的孩子们、雪后鼓楼附近踢毽子的大爷大妈 。 城市副中心最为人熟知的“三庙一塔”也在MV中惊鸿一瞥:白雪纷飞 , 红墙掩映 , 高耸的燃灯塔古朴庄严 。 拍摄团队还专门挑选了一个相当特别的角度 , 让画面增添更多层次感 。
为了进一步增强MV的互动感和参与感 , 主创团队为朗朗上口的副歌部分编配了一段手势舞 。 “如果再加上腿部动作 , 可能就不太好协调了 。 ”白鸥透露 , 在现有版本之前 , 手势舞另有一版编舞 , 有一定难度 。 考虑到后续传唱中各种群体的特殊性 , 宣推团队邀请编舞邓斌 , 只用了一晚上的时间 , 重新编排了现在看到的比较简单的一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